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相关举措。会议强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关系长远发展的重要措施。各地需尽快细化工作方案,确保补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同时,要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好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补助政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群体的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此外,还需考虑学龄人口变化和财力状况等因素,坚持保基本保普惠原则,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点,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例如,上海市民陈先生的女儿在一所公立幼儿园就读,每月费用接近1千元。如果实行免费学前教育,每年可以为他节省一万多元的开支。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87.26%。全国在园幼儿总数为3583.99万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1.61%。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4.56%。
今年6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科学核定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园成本,统筹制定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合理确定分担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以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实际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已明确指出,要办好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战略基点,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引起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