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最初,有自媒体“媒派”发布文章称,中原地区某著名“千年古刹”的方丈被带走调查,但未明确指出具体人物。随后,《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迅速扩散。据另一自媒体“追星数月”报道,通过河南籍媒体朋友联系到一位知情人士,确认了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该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调查或与经济问题无关。
少林寺负责外联的郑老师在接受求证时并未否认这一传闻,而是挂断了电话。释永信的个人微博自7月24日起停止更新,此前他几乎每天都会发布内容。他的微博自2018年3月开通以来,共发布了4005条微博,拥有87.8万粉丝。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9月6日出生于安徽颍上,现任少林寺方丈、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81年,他在少林寺出家,并拜方丈行正长老为师。1986年,他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次年,行正长老圆寂后,释永信担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主持寺院事务,并成立少林寺武术队。1988年,为了缓解寺庙周边地区的疾病情况,他成立了少林寺红十字会。1994年,他又成立了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开展扶贫助残救灾活动。
1996年,释永信创办了《禅露》杂志。1999年,他成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并建立了少林文化研究所,提出了“少林学”概念。2001年,他创建了少林寺网站。2006年,他获得了美国体育学院“国际荣誉博士”称号。2008年,在他的带领下,少林寺在淘宝上开设了店铺,销售禅修用品和文创作品。2012年,他担任了中国第一家佛教高等院校河南佛教学院院长。2018年1月,他当选为政协第十二届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2025年12月,他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作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不仅致力于整理和推广少林文化,还推动了少林寺的商业化发展。他挖掘整理了少林武术秘籍,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并开发了“少林书法”、“少林禅诗”等文化产品。将少林寺打造成文化品牌后,他还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少林寺发展成文化旅游景区。通过门票收入、文化产品销售和影视合作等方式,少林寺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
近年来,少林寺的商业运作引发了广泛关注。2022年4月,郑州一块3.82万平方米的商务用地以4.52亿元底价成交,竞得方是成立仅两周的“河南铁嵩科技”,其背后站着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再次引发了对少林寺商业化的争议。人们发现,释永信的袈裟下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出版、旅游、餐饮、健康科技等。
然而,释永信也面临着诸多质疑。有人指责他穿着价值16万元的袈裟,出行使用豪车,不符合出家人的形象。对此,释永信回应称,自己的月薪只有700元,少林寺商业化的收益都用于寺庙维修、僧人生活以及文化传播和慈善事业。至于豪车,他表示产权属于少林寺而非个人。
释永信曾陷入最深的一次舆论危机是在2015年,举报者抛出他与女子“通奸笔录”的消息。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但最终没有进一步的发展。面对这些争议,释永信表示无意辩解,他认为时间和空间会解决一切。
如今,释永信打造的商业帝国仍在运转。如果他被带走调查的消息属实,这无疑会对商业化浪潮中的少林寺产生重大影响。千年古刹似乎站在了历史的岔路口:一边是释永信倡导的“入世弘法”,另一边是信徒期盼的“青灯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