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受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影响,福建宁德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当地正在积极应对台风影响时,社交媒体上一则关于“金涵水库爆了”的消息迅速引发关注,甚至引起部分居民恐慌。
视频中的男子是宁德市蕉城区居民陈某,他在视频中用方言叫喊着“水库放水了”、“水库爆掉了”等耸人听闻的信息。这则视频迅速传播,但实际情况如何?
受台风“韦帕”外围环流影响,从7月20日开始,福建宁德出现持续强降雨。作为宁德城区的重要水利枢纽,金涵水库从18日开始提前实施科学放水,并根据上游来水及降雨量变化做出相应调整。21日下午,雨势变大,水库下泄流量由37立方米每秒增加至130立方米每秒。泄洪前,工作人员对泄洪河道全线进行巡查和广播通知,劝阻靠近泄洪河道的群众远离,并检查防洪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整个泄洪过程严格遵循科学调度原则,确保水库大坝安全可控。
从18日7时到24日16时,宁德全市共有12座大中型水库根据汛情实施泄洪,在此期间并无水库发生相关险情。7月22日凌晨,这条网络视频借助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当地网信部门有一套24小时网络巡查机制,特别是在防汛防台风关键时期。这条带有明显恐慌性的表述立刻触发了预警机制。网信部门迅速核实信息,金涵水库也第一时间反馈,确实正在按照预案科学泄洪,坝体结构稳定,各项监测数据正常,不存在“爆库”情况。
网信部门随即联系当地公安,依法约谈视频发布者陈某。经过调查,陈某坦白当天是为了博取关注才编造了这条虚假信息。22日下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安部门对陈某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当天晚上,蕉城区网信办通过官网和政务新媒体发布了辟谣信息。
当前正值汛期,当地又遭遇台风,在防汛的关键时刻编造发布这样的虚假谣言不仅会造成公众担忧,还会破坏社会秩序。我国对造谣行为的打击形成了多层次法律体系,根据造谣内容、传播范围和危害程度,造谣者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刑事处罚。
智能巡查系统虽然能抓取大部分敏感信息,但总有漏网之鱼,系统预警不明显时需人工逐条筛查。尤其是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和民生话题,蹭热度的人较多,他们总想着靠编故事、夸大事实来博关注。网信部门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尤其是在灾害应急期间,造谣传谣行为的危害极大。希望广大群众主动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权威信息,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