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西北部地区迎来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密云石城镇深山区部分村庄受灾严重,断水断电断网,道路和通讯中断。
石城镇东接密云水库,西倚云蒙山,镇域内有黑龙潭风景区、京都第一瀑、清凉谷等多个自然风景区,周围村庄内民宿产业聚集,张家坟村共有96家民宿。恰逢暑期旅游旺季,不少游客和村民一起被暴雨围困。
面对灾情,村民和游客被转移安置到地势较高的民宿、校园及村委会用房中。多支救援队携带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区域,转移受困群众。
因为靠近京都第一瀑、清凉谷等景区,石城镇张家坟村聚集着大大小小的民宿一共96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经营民宿。在张家坟村开了15年民宿的崔女士说:“头一回见这么大的水。”7月下旬,密云进入主汛期,位于深山的石城镇启动了种种防洪防灾备勤措施。村里民宿管理群频繁转发暴雨预警,工作人员提醒“防汛期间建议不接待游客”,她提前备好了蜡烛和压缩饼干。
暴雨前两日,周边景区因防汛而关闭。崔女士的民宿规模相对较大,原本接待的33位游客,已有25人提前离开。多数小型民宿经营者表示,民宿没有入住客人,近几天平台上有咨询的客人,都被他们以天气原因劝退。
石城镇部分村落位于密云的深山区,正是因为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也让他们有充足的防汛备汛经验。黄峪口村党支部书记饶仕忠接到镇政府通知后,开始转移村民,60余人从地势低洼处转移到高处村民家。作为十多年的老支书,饶仕忠在防汛上格外谨慎。7月26日中午没有下雨,本可让村民回家,但他根据经验让村民在安置点原地不动。他有预感,还会下大雨。
7月26日下午,崔女士从张家坟村回密云城区时,路上看到雨势猛烈,山上像瀑布一样“往下泼水”。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这次的雨比2018年严重多了。
特大级别的暴雨,困住了村民,也困住了未来得及撤离的游客。7月26日18时,张家坟村的微信群内传来消息,有民宿院子进水。次日凌晨3点,崔女士接到村干部电话通知撤离,这时民宿里还有8名游客,他们原本打算再留宿一晚,第二天早上就离开,不料被暴雨拦住。
潘女士是滞留在张家坟村的游客之一,她与丈夫于7月26日下午抵达村中一农家院,赶上降雨。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多,她听到窗外一阵吵闹声,发现外面水已淹至胸口。老板娘返回店里带着游客转移,一行7人从窗户翻入附近一处地势较高的农家乐二楼,最终由救援队用铲车逐个转移。凌晨4点左右,洪水退去,她返回原住宿点取物,积水有小腿深,屋里冰箱、柜子全部被冲倒。
张家坟村村干部介绍,全村共有96家民宿,暴雨当晚约百名游客滞留。安置点主要集中在三家地势较高的大型民宿,另有游客被安置在几家小型民宿及村委会会议室。转移过程并不容易,截至7月27日凌晨4点半,共转移村民360人。
崔女士家的民宿地势较高,每逢汛期,只要预警升至红色,村民就会集中到她的民宿避险。此时,民宿就成了大食堂,村民们团结互助。
7月26日18点左右,已经下了一天的雨逐渐变大,短时间内灌满了白河支流蛇鱼川河,冲垮了护坝,漫向两岸山谷中的村庄。位于黄峪口村下游的西湾子村被蛇鱼川河一分为二。19时30分左右,孟海东出门查看,发现河水没过了桥面,村道上水位最高达1.5米。意识到有危险,他返回家中,通知父母收拾物品准备转移。20时许,他发现家中一楼开始进水,孟海东带着父母向村里地势较高处的亲戚家转移。
7月26日22点,村里断水断电断网,通信也中断了。孟海东不敢合眼,一直关注着雨情。7月27日凌晨3点左右,雨停了,村道上的水位开始下降。天亮后,村道上的积水已经全退了,留下厚厚一层淤泥。中国移动的抢险车开到了村里,通信恢复。
7月27日凌晨4点半,饶仕忠和另外两三个村干部出发徒步到安置点山神庙查看情况:山神庙安置点的房子也进水了,有垮塌风险,全村共150余人受困,60余人亟需转移到安全地带。为尽快传出灾情,饶仕忠决定继续徒步到有信号的地方向外界求援。他带着村干部又从山神庙往南下山,一路沿蛇鱼川河徒步往外走。一路上,道路被冲毁,他们只能蹚水行走,最深的水位齐腰了。11点多,他们终于到了恢复通信的西湾子村,饶仕忠立即用手机向上级领导汇报灾情,希望能帮忙转运村民。
在灾情发生后,由消防、民间救援队及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多支抢险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向灾区进发。截至7月27日5时,密云消防救援支队成立了5支突击队,分别向冯家峪镇、石城镇、不老屯镇受灾严重的地区进发。此外,区级和市级救援队伍近两千人参与抢险救援,警航总队也出动多架次警用直升机,转运受困伤员,并对灾区展开空中巡查。
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石城镇四合堂村的27名游客成功转移出村。7月27日晚,石城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镇政府已协调直升机向道路中断的村子空投物资,通信公司已派人员跟随道路抢修队伍赶往深山村庄抢修。有些深山村庄的安置点也存在风险,已经安排人员继续转移到石城小学等安全地带,通路的地方使用公交车、大巴车转运村民,不通路的地方组织村民徒步转移。
7月27日天亮后,村道上的水已经退了,孟海东和父亲踩着厚厚的淤泥返回家中。胡同里的淤泥接近1米深,他们用铁锹开出一条路来,院门被水流冲开,院子里、室内的淤泥也有几十厘米厚,墙面处1.5米高的地方有一道水痕。孟海东出门去商店买了饮用水,又灌了一罐煤气,准备烧壶热水、做顿热饭。一路上他看到,邻居们也都在挥着铁锹清淤。政府已经派出几辆大型机械在村道清淤,他家里的淤泥只清出去一点儿,清理完还需要四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