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今年不再进行大规模裁员 业绩复苏超预期!高盛决定今年不再进行第二轮大规模绩效裁员,因为投行业务的复苏超出预期,股票交易收入创下华尔街历史新高。年初至今,高盛主导参与的IPO和股票增发交易总额达到56亿美元,涉及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知名公司。这使高盛重返港股IPO发行承销排行榜榜首。
高盛通常被视为投行界的风向标,此次停止裁员反映出事态正在积极向前发展。在过去几年中,高盛每年都会进行内部裁员,尤其是在疫情后的市场低迷时期。2023年初,高盛曾宣布计划裁员至少3000人。今年一季度,有消息称高盛将再次裁员,重点是副总裁级别,预计影响约1900名员工。
然而,随着全球交易市场的复苏,高盛在第二季度表现活跃,营收达145.8亿美元,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6.57%。其中,股票交易收入尤为突出,达到了43亿美元,创下单季最高记录。投资银行部门也取得显著成绩,已宣布的并购交易量同比增长30%,比过去五年平均水平高出15%。
高盛在全球完成了多个IPO定价,包括“稳定币第一股”Circle等,这些公司在上市后表现良好。高盛的投资银行费用因此大幅上涨,第二季度增至21.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5%。咨询业务推动下,高盛储备的待办订单量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预计未来交易还将继续增加。
在香港,高盛的表现同样出色。今年上半年,香港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一。高盛在多宗重要IPO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布鲁可、古茗和蜜雪冰城等。尽管在宁德时代赴港上市中错失保荐人角色,但高盛仍作为整体协调人,成功配售了大量基石融资。
高盛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充满信心,并将继续帮助客户发展业务。今年,高盛主导了多宗规模超10亿美元的IPO,成为亚洲(除日本)股票资本市场排名第一的投行。高盛在中国市场的持续活跃,见证了中国交易市场的起起伏伏。
高盛的业绩改善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还反映了整个市场的积极变化。今年以来,港股和A股IPO市场都呈现出复苏迹象。港股市场上半年新股IPO络绎不绝,恒生指数上涨超过20%。A股IPO市场也逐渐回暖,上半年共有51家企业成功上市,融资额为370.66亿元人民币。这些变化预示着新的周期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