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出手,烂尾业主解脱了。此前经历“叙利亚式收楼”的实地常春藤和升龙学府上城部分业主,在苦等多年无房可收后,近日迎来转机。
据网传消息,上述两个烂尾盘的业主将通过房票,置换到合生中央城、康大龙祥汇、开控云锦等房源。
薄薄的房票,有望成了烂尾业主的“救命船票”。
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目前房票尚未实际发放,但开发商已开放预选房通道。预计房票发放工作最快将在本月底至下月初落地实施。
观察君了解到,这是广州黄埔针对特定烂尾楼项目实施的房票安置手段,非普惠性政策,所谓“保交楼房票”。
这是黄埔目前拟推行的三种房票之一。另外两种分别为:城中村改造房票,以及计划推出的人才房票。
保交楼房票安置的细则尚未明确,黄埔区将于明日上会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烂尾楼房票安置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兑换比例和资金流转问题。
有网友称,实地常春藤和学府上城凭房票置换中央城,兑换比例可以参考1.1-1.3:1。
假设按这个比例,也就是大概8折左右。
需要留意的是,实地常春藤和学府上城这批烂尾房业主,在2022年左右的买入价大概2.8万-3万/平区间。
同期中央城的一手价格,大概3.7万/平左右,目前在售价格2.5万-3.3万/平。
也就是说,三年前常春藤的价格和目前中央城的一手价格差不多,打个八九折置换过来,地段和配套好了不少,这个置换性价比还算不错。
对于业主、开发商、地方政府来说,房票安置一石三鸟,皆大欢喜。
对于业主而言,房票是脱离苦海的通行证。
常春藤业主曾因“叙利亚式收楼”引爆网络,升龙学府则被官方通报“不配合复工复产”。如今凭房票可置换科学城成熟楼盘,告别维权血泪史。
对开发商来说,房票是去库存的“强心剂”。
从目前来看,效果是很不错的。黄埔区“房源超市”上架超20个楼盘,国企让利+税收优惠双管齐下,房票仅半年就撬动1100套新房成交,去化10万㎡,资金回笼20亿。
而天河东的“小透明”城投天禧一期,因近期有政府回购和周边旧改项目房票置换助攻,竟然很快就清场了。
对地方政府来说,房票是“一石三鸟”的调控工具。既避免新建安置房资源浪费,又盘活新房市场,更为产业用地腾挪空间。
当然,保交楼房票比较特殊,涉及到原有购房款、银行贷款,在房票置换中如何衔接,牵涉到业主、新旧开发商、银行、政府四方利益。
烂尾项目往往存在巨额资金窟窿,银行需接受债务转移或部分折损。目前政策未强制银行配合,需个案协商。
这种房票的本质,是把烂尾楼的残值“证券化”:
业主以放弃现金追索权为代价,换取即时住房;新开发商通过获得政府背书的新增购买力,加速去化;
而银行则通过债务重组降低坏账率。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政府具备足够的协调能力和资金筹措手段。若广州试点能明确资金闭环路径,有望为全国烂尾楼处置提供破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