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记销售额的断崖式下滑至巅峰期的五分之一,反映了其多重经营危机。近30天抖音平台总销售额仅1000万-2500万元,与2022年11月单月1.2亿元相比,缩水超过80%。官方旗舰店单场直播平均销售额跌至5万-7.5万元,总销售额仅250万-500万元,并且掉粉1.52万。
2025年2月,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因违规被封禁,头部主播离职,线上渠道崩塌。同年7月,酸辣粉发霉事件引发开市客全国下架,品牌信任危机加剧。
销售额暴跌的主要原因包括流量红利消失。麻六记高度依赖张兰母子个人IP引流,2022年借汪小菲离婚事件炒作,直播间单日销售额破6000万。但2025年账号封禁后失去核心流量入口,新渠道转型乏力。
食品安全危机也重创了品牌的信任度。酸辣粉发霉事件中,代工厂白家阿宽确认6月16日、18日批次因生产消杀不足致细菌污染,消费者投诉食用后喉咙刺痛、出现绿色霉斑。麻六记初期回应模糊,客服推诿称“商超合作情况不清楚”。代工模式缺陷明显,品牌方未建立深度品控体系,而代工厂白家阿宽在2022年已有165条质量投诉前科。
产品竞争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白家阿宽同时为李子柒、百草味等代工同类产品,麻六记缺乏独家竞争力。代工厂同类酸辣粉售价3.8元,麻六记定价6.2元,但品控并未匹配溢价。
线下渠道也在萎缩,多地门店关闭,如上海遵义路店和北京西直门分店。关联公司密集注销,官方声称“到期换址”,但实际上是因为客流不足。
纯代工模式导致品牌对供应链失控,麻六记作为委托方需承担首要法律责任,但实际监管缺位。2024年销售额增速从2023年的245%暴跌至15.5%,发霉事件后开市客以“质量波动”为由全线下架。补偿流程繁琐激化了消费者矛盾。
麻六记要逆转颓势需要实现以下突破:供应链改革,建立自主生产线或深度介入代工厂品控;去个人IP化,启用专业运营团队,减少对张兰母子流量依赖;透明化整改,公开质量问题溯源报告及召回进展,简化补偿流程。当前缩水至1/5的销售额,是流量泡沫破裂与品控失守的双重代价。从“网红”到“长红”,麻六记亟待补上实业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