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一处名为廷什梅特洞穴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遗骸。这一发现可能彻底改写人类丧葬文化的起源史。遗骸被安置成类似胎儿的姿势,并伴有疑似仪式性随葬品,显示出远古人类对死亡已有深刻认知和象征性表达。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考古学家尤西·扎德纳表示,这些可追溯至10万年前的遗骨被小心地置于墓坑中,呈现出明显的“埋葬姿势”。在多具遗骸旁还发现了玄武岩卵石、赭石颜料等不具实际使用功能的物品,部分材料甚至来自数百公里外,表明这些物品可能用于祭祀或纪念仪式。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期刊上,验证了此前在以色列北部发现的类似遗址,并进一步证明人类在10万年前已广泛实行埋葬行为。以色列作为连接欧亚非三洲的重要地带,在当时是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智人等多个古人类种群的交汇点,这种频繁互动促生了珠宝装饰、身体彩绘与墓葬等复杂的象征文化。
特拉维夫大学体质人类学家以色列·赫什科维茨指出,史前墓地不仅仅是埋葬死者的场所,更是一种早期“领地宣示”的表现。通过埋葬祖先以主张土地归属的行为,至今仍在该地区引发共鸣,象征着这片土地属于他们的祖先。考古人员正使用精密工具清理嵌在岩层中的古人类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