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国会大厦外抗议声浪与礼堂内的稀落掌声交织,小马科斯念完了菲律宾史上最短的国情咨文。
1小时10分钟,70页讲稿,零次提及中国——7月28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抗议声中完成的第四次国情咨文,创造了该国政治史上一项尴尬纪录。
就在他登台演讲时,国会大厦外聚集着高举“停止贪腐”、“反对美军基地”标语的示威者,洪亮的抗议声穿透了紧闭的门窗。而礼堂内,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参议员伊美·马科斯等重量级人物集体缺席,空座位无声诉说着政治家族的公开决裂。
面对如此困境,马科斯在涉及外交政策时罕见地保持了沉默。他仅以“面对新威胁需保持克制和耐心”的模糊表述带过安全议题,却明确感谢美国协助军事现代化,称这是菲律宾“亏欠”美国的。当防长特奥多罗同日高调宣称军队要“专注外部防御”时,总统府的沉默更显得意味深长。
马科斯的突然低调,是对华盛顿的失望。
上周的华盛顿之行中,马科斯试图借南海议题争取美国安全承诺,却遭特朗普当面“教育”。这位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直言:“不介意你与中国交好”。更令马科斯难堪的是,他换来的实质“回报”竟是菲律宾对美出口商品被加征19%关税,同时被迫对美国产品开放“零关税”市场。
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已显露无遗:当经贸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白宫不愿为菲律宾破坏中美关系大局。马科斯猛然醒悟——菲律宾不过是美国战略棋盘上随时可弃的小卒。
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绞索正在收紧。
五月中期选举结果彻底改写了菲律宾政治版图。杜特尔特家族在参议院斩获关键席位,副总统莎拉的政治盟友一举夺得5个参议员席位,形成足以制衡总统的立法力量。当最高法院裁定对莎拉的弹劾案违宪后,杜特尔特家族已获得清算马科斯家族的法律通行证。
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指马科斯家族最致命的软肋——那些遍布瑞士、香港的非法资产。菲律宾最高法院2003年白纸黑字的判决认定:马科斯家族在海外藏匿的3.56亿美元属非法所得,仅承认其父母30万美元合法收入。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针对马科斯家族350吨黄金洗钱案的调查,更让这笔烂账重回公众视野。
“马科斯反腐决心的第一个试金石就是他如何处理自己的不义之财”,菲律宾前出版商桑托斯尖锐指出,“他本人就是掠夺之子”。
民生危机让总统府雪上加霜。
当马科斯在国情咨文中慷慨激昂宣布“反腐新政”时,场外20万洪灾灾民正在临时帐篷里艰难度日。持续暴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已造成30多人死亡,600多万人受灾,首都圈部分区域浸泡在浑浊的泥水中。
更深层危机藏在民生数据里:2023年菲律宾大米价格暴涨30%,作为民众主食的大米价格飙升直接冲击普通家庭餐桌。更严重的是,曾经活跃的中资项目集体搁浅,外资持续抽离导致经济引擎熄火。
菲律宾大学政治学者阿鲁盖一针见血:总统承诺的防洪工程审计清单是否真实完整?其反腐姿态恐为“表演性动作”。
马科斯国情咨文中那句“菲律宾与所有国家为友,不与任何人为敌”的表态,与其说是战略转向,不如说是多重困境下的求生信号。
杜特尔特家族在参议院积蓄反扑力量,最高法院为其政治清算打开通道;特朗普政府用关税大棒击碎安全幻想;民众抗议声浪伴随洪灾蔓延。
这位背负着“掠夺之子”骂名的总统终于明白:当靠山自身难保、家族根基动摇、民生持续恶化时,挑衅中国只会加速政治生命的终结。
马尼拉的政治地震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博弈的开始。马科斯的外交沉默,预示着南海波涛下的权力游戏已进入新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