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假装上班公司”突然火了起来,在全国许多城市涌现。来这些公司“上班”的人,不仅没有工资,每天还要付几十元才能过上“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人前来“求职”。
在杭州滨江浦沿,就有这样一家“假装上班无限公司”。下午2点多,走进这家位于浦沿地铁站附近的金盛科创大厦的公司,看起来和普通公司没什么区别。4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里,不仅有工位、会议室和接待室,还有设备齐全的直播间。工位上坐着不少人,各自在电脑前忙碌着,仿佛真的在“上班”。
这家公司的老板陈英健是温州泰顺人,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2013年,他在深圳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财富,后来到杭州买了几幢商业楼。谈到为何会想到开这样一家公司,陈英健说灵感来源于公司的“一号员工”小储。当时刚毕业不久的小储还没有找到工作,便想要尝试自己创业。他想起了快毕业时在学校里和同学开的玩笑:“现在工作不好找,要么我们毕业后开个‘假装上班公司’,专门收容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让他们来付费上班。”他制作了商业计划书,但如何落地成了难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创业群里结识了陈英健,两人一拍即合,这家公司很快就搞起来了。
据介绍,到这里“假装”上班,不仅有工位,还有办公电脑,一天只收30元,有时还管顿午饭。所以,前来“上班”的人不少,公司运行了2个多月,已经接待了三四十位前来“上班”的人。陈英健说,来这里“假装”上班的人,只有少数是确实不想工作的,大多数人都是暂时没找到工作,或者只是需要个办公场地。
小红书博主朱小姐便是来租用办公场地的。她之前在一家电商公司上班,有时做做副业,在小红书上卖东西。后来她的副业越做越好,索性辞职在家自己干。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朱小姐发现在家里的办公效率很低,刚好在网上看到有这么个“假装上班公司”,一天只要30元钱,租金不贵,对她来说也能有一个更好的办公氛围。在这里上了半个多月班后,朱小姐发现自己的效率更高了,还经常能跟其他一些想要创业的人思想碰撞,获得新的想法。
对于来这里“上班”的人,如果像朱小姐这样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陈英健只负责提供场地。但对于那些倍感迷茫,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的人,如果对方需要,他也会提供一些帮助。陈英健有几家公司,生产包括温州小吃、蜂蜜水等系列产品,暂时没工作的人可以帮他一起跑订单。谈成的话,利润三七分,他们拿大头。两个月下来,不少来“假装”上班的人,成为了陈英健的员工,小彭也是其中之一。
小彭是贵阳人,大学学的是检测专业,毕业后在当地的一家检测公司上班,但薪资很低,做了半个月后辞职,决定到浙江这边创业。起初,他决定做酒水生意,不开实体店,专做线上生意。因为需要临时办公场地,便来到这家“假装上班公司”。不过,经营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个生意并不好做,利润微薄。那段时间他比较迷茫,陈英健察觉到他的情绪不对劲后,就找他闲聊,分析项目失败的原因,后来带着他一起干。在陈英健的带领下,小彭的收入渐渐好了起来,月薪达到了5位数。
在陈英健看来,这些来“假装”上班的人,大部分都是很上进的,他们或许只差一个机会。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普通员工到6点就下班了,他们经常会加班干到深夜。陈英健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给这些人一个职场生活的“缓冲地带”,一个让他们重拾工作节奏、感受职场氛围的空间。傍晚,窗外下起了大雨,但在这里“上班”的人,安然在工位上忙着各自的事情,这样的空间和氛围,或许能更好地帮他们度过暂时的迷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