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美延长关税“休战期” 斯德哥尔摩会谈建设性进展!中美经贸会谈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双方同意寻求延长关税休战期。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了经贸会谈。双方围绕中美经贸关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并回顾了此前在日内瓦和伦敦会谈达成的共识及落实进展。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同意寻求将已暂停的涉及24%关税的对等加征措施及中方反制措施延长90天。
何立峰强调,中美经贸团队应遵循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彼此关切,巩固共识,深化互信。中方认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一个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实现发展目标,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下一步,双方应继续落实元首共识,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增进共识,减少误判,加强合作,争取更多互利共赢成果。
美方表示,稳定的美中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至关重要,愿与中方一道通过现有磋商机制协商解决经贸分歧,推动取得更多成果,进一步稳定双边经贸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0日表示,美中谈判进展顺利,他对最终达成一项公平的贸易协议表示乐观。本周一,中美官员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超过五小时的会谈,旨在寻求解决经贸分歧,并努力将贸易战的休战期延长三个月。此前,双方在5月和6月分别达成初步协议,避免了关税进一步升级和稀土出口中断。
斯德哥尔摩会谈结束后,中美官员达成共识,同意寻求将现有的90天“关税休战期”延长。尽管未宣布重大突破,但双方均评价会谈富有建设性,目标是缓解两大经济体间贸易战的风险。贝森特会后表示,会谈非常具有建设性,但尚未最终敲定。特朗普在从苏格兰返美途中称,贝森特已向他做了简报,感觉比前一天更好。
尽管近期对多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威胁,特朗普政府已与欧盟、日本等国达成贸易协议。然而,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且控制着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使得对华谈判尤为复杂。今年5月,双方曾暂停互加高额关税,避免了贸易封锁危机。但若无法达成协议,全球供应链与金融市场可能再陷动荡。
贝森特透露,中美官员可能在90天后再次会晤;此外,在日内瓦和伦敦会议基础上,双方关于中国稀土出口的协议正在细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全球增长预期,但也警告称,若关税反弹,将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风险。
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强调,双方充分认识到维持稳定健康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会谈中,双方还深入讨论了各自的经济模式。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有助于实现各自发展目标,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谈正值特朗普政府刚与欧盟敲定一项重要贸易协议,并与日本达成协议。然而,与欧盟不同,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独特的战略筹码和更强的回旋余地。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在全球稀土和永磁材料市场的主导地位赋予其重要谈判筹码,这些资源对军事装备和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会见了包括苹果公司在内的美资企业代表,承诺将维护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为外资企业提供支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