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军拍下大量“亲善照”:发糖块、抱孩子、帮老人,这些照片被印成册全球传播,宣称“中日亲善”。 但真相是,镜头外刺刀抵着中国百姓的后心,枪口对准哭闹的婴儿。 2025年暑期档黑马《南京照相馆》撕开了这场持续88年的骗局。
影片中,刘昊然被迫冲洗日军底片时,发现所谓“亲善照”的同一卷胶卷里,藏着砍头、焚城的血腥罪证。 这一幕源自真实历史:1938年,南京学徒罗瑾冒死藏下16张暴行照片,成为审判战犯的“京字第一号证据”。 如今电影上映3天票房破4亿,预测飙至32亿,猫眼评分9.7。 它用一间照相馆、七个普通人的生死抉择告诉世界:伪善,才是日本人最深的恶。
南京贡院街的“吉祥照相馆”,曾是老百姓记录人生的地方。 新婚夫妇在这里拍婚纱照,毕业生穿着长衫留影,邮差阿昌的入职照被老板老金挂在墙上最显眼处。 1937年12月13日,这一切戛然而止。 日军攻破中华门,唐生智弃城而逃,南京沦为地狱。 阿昌因为帮邻居找一封家书,错过撤离邮车,眼睁睁看着同事被炸成火人。
为活命,阿昌躲进吉祥照相馆的地窖,撞见老板老金一家。 门突然被撞开,日军随军摄影师伊藤带着翻译王广海闯入。 伊藤需要人冲洗胶卷,老金的地窖成了临时避难所。 阿昌急中生智冒充学徒“陈永泰”,王广海看穿却不揭穿,他需要拿捏把柄,把自己的情人、戏班演员毓秀塞进照相馆。
冲洗间红光刺眼。 阿昌把底片浸入显影液,画面逐渐浮现:柳树巷的店家被砍头,电报局李小姐遭凌辱,巡警宋存义的弟弟被机枪扫射……这些全是他们的老街坊。 老金一把推开阿昌:“这照片洗了就是汉奸! 我们洗不干净! ”
伊藤送来的新胶卷标注“亲善任务”。 毓秀被拖到街上,刺刀抵住她母亲后背。 日军递来糖块命令她笑,下一秒却摔死哭闹的婴儿,把死婴塞进她怀里:“来,拍全家福! ”快门按下时,背景传来处决俘虏的枪声。
暗房里,阿昌发现更恐怖的真相:同一卷“亲善”底片上,竟叠着屠杀影像。 原来伊藤用双重曝光造假,先拍暴行,再覆盖“亲善”画面。 冲洗时红光漫过相纸,砍头的刀和递糖的手重合,伪善假面被彻底撕开。
王广海送来两张通行证,条件是用戏班掩护日军宣传。 毓秀攥紧戏服摇头:“我从小唱穆桂英挂帅,你让我演秦桧老婆? ”王传君饰演的翻译突然暴怒:“你以为我想当狗? 我孩子在他们手里! ”他谄媚时嘴角抽搐,独处时灌酒发抖,这是汉奸的生存法则。
转折在宋班长之死。 他从照片认出弟弟尸体,抡起南京城墙砖砸向日军。 砖块特写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一致,1938年,日军盗走明城砖修建宣扬军国主义的“八纮一宇塔”。
伊藤的虚伪彻底暴露。 他给阿昌“免死金牌”,却注明“两日内有效”;他救阿昌是为利用洗照片手艺,私下却说“中国人的命不如镜头重要”。 当阿昌藏匿罪证底片被发现,伊藤的慈眉善目瞬间扭曲,匕首捅进阿昌胸膛。
老金做出最后抗争。 他举起斧头砍向日军,高喊“老子就是拍照片的! ”同时按下快门,用相机记录暴行。 这取材自真实事件:1947年南京审判,市民举着亲人遗照围观战犯谷寿夫被枪决。
片尾字幕显示:南京审判期间,中国提交的1766件证据中,照片占83%。 其中“京字第一号证据”由两名平民守护8年,主犯谷寿夫被枪决于雨花台时,南京市民沿街高呼“还我血债! ”。
首映礼上,南京观众指着银幕哽咽:“中华门、鸡鸣寺……我爷爷就是从那条街逃出来的。 ”片尾对比镜头中,1937年弹痕累累的鼓楼医院,如今是日均接诊上万人的三甲医院;尸横遍野的中山门,现在是梧桐成荫的大道。
上海影视乐园1:1复原了电影场景。 12米高的残破城墙上,每一块砖都刻着捐赠者姓名。 游客触摸弹孔时,会听到87年前守军的呐喊:“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跌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