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调查学生辱骂奥运健儿!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发布通报,针对该院学生陈某某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辱骂王楚钦和孙颖莎的不当言论,学院已启动调查并将依规严肃处理。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人们对于国乒队员遭受网络暴力的关注。
从曝光的截图来看,陈某某的言论不仅用低俗词汇攻击王楚钦的竞技状态,还对孙颖莎进行人身侮辱,甚至牵扯到运动员的家人。这些言论深深伤害了关心国乒的人们。资深乒迷小林在球迷群里表示,王楚钦和孙颖莎是巴黎奥运混双冠军和世乒赛三连冠组合,即使偶尔输球也不该被这样辱骂。上周新加坡大满贯赛中,他们苦战七局输给队友后,王楚钦鞠躬道歉,孙颖莎眼眶红着复盘战术,这样的运动员怎么忍心骂出口?
国乒队员似乎总难逃网暴阴影。马龙曾因“年龄大”被嘲讽“该退役了”,樊振东输球后收到“滚出国家队”的私信,陈梦因一句“我的时代到来了”被网暴半年。这种“成绩好时被神化,稍有失误就被妖魔化”的两极态度,让队员们在高压训练之外还要背负沉重的舆论压力。据接近国乒队的人士透露,教练组专门请了心理医生帮助队员们应对恶评的影响。孙颖莎曾在日记里写“不想看手机,怕看到骂我的话”,王楚钦为了专心比赛干脆让教练代管社交账号。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快速响应赢得了多数网友的认可。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至关重要。通报不仅是对当事人的警示,更是向所有学生传递明确信号:言论自由有边界,尊重他人是底线,尤其不能用语言暴力伤害为国家荣誉拼搏的人。近年来多起“高校学生发表不当言论”事件中,学校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社会对高校育人理念的评价。如果对辱骂运动员的行为轻描淡写,就是默许这种价值观,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便专业再好也可能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网友们期待的“严肃处理”本质上是希望维护“体育精神”和“人格尊严”。当国乒队员为国争光时,全校师生都会为他们骄傲;现在有人辱骂他们,学校同样应立场鲜明地反对。这代表了多数人的心声,不是护短而是守住是非观的基本盘。
事件发酵过程中,越来越多理智的声音涌现。球迷群里大家开始自发抵制网暴,分享王楚钦、孙颖莎训练的艰辛视频;厦大校园里,有学生贴出“尊重每一份拼搏”的海报;社交平台上,“请对运动员多些善意”的话题逐渐升温。这些变化让人看到希望。毕竟,我们爱乒乓球不仅因为它的激情与荣耀,更因为它传递的拼搏、尊重与团结。当赛场外的语言回归理性与善意,国乒队员才能更专注地在赛场上为我们带来更多感动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