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峪镇下营村以南的多个村庄因山体坍塌陷入断水、断电、断路的困境,成为风雨中的“孤岛”。7月30日,密云区武装部应急指挥组迅速集结65名基干民兵组成突击队,携带食品、饮用水、应急通讯设备与便携式发电装置等救援物资,从冯家峪镇西庄子村出发。
他们面对的是塌方阻断的道路、泥泞深陷的沟壑和山体滑坡残留的危岩。车队无法前行,拯救生命的任务交到了民兵的肩膀上。正午时分,烈日炙烤大地,民兵们在泥泞的路上艰难前行。民兵应急二排排长冯洪军肩扛近40斤重的食品箱,顶着烈日,踩着湿滑的土地,坚定地前进。途中有一段近45度的陡坡,湿滑的泥巴让行进变得异常艰难。冯洪军与战友们相互搀扶,前拉后推,一步步往上挪,在泥泞中开辟出一条条“生命补给线”。
路程过半,一座被洪水冲毁的断桥横在眼前。果园街道武装部部长张铮大声鼓励队员们继续前进。民兵们迅速结成坚固人链,一个接一个传递物资。负责运送通讯设备的民兵应急一排排长杨茗坦一路将设备紧紧护在怀里,确保维系“孤岛”与外界的生命线畅通无阻。
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一段约300米的路被洪水冲刷成了“泥潭区”,每走一步都要费尽全力。民兵应急一排战士陈旭回忆道:“感觉像是在沼泽里行军,拔出来一只脚,另一只又陷下去。”他的脚在一次踩空时扭了一下,但他咬牙前行。返程途中,他感到脚踝阵阵刺痛,为了不影响队伍进度,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许多民兵双脚因长时间浸泡被泥水泡烂,但他们依然坚持前行,践行着新时代的“铁脚板”精神。
当满身泥泞、汗水浸透衣背的民兵们终于抵达被困村落,迎接他们的是村民紧绷后骤然释放的泪水与如潮的掌声。迷彩服被泥水与汗水反复浸染,肩膀皮肤被物资箱磨破,这是他们无言的奖章。在绝境中,他们以血肉之躯为受困群众扛起了生命的重量与必胜的信念,这抹穿透风雨的迷彩绿是灾难中最令人心安的色彩。
洪水流淌不息,爱与勇气亦在传递。密云民兵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在抗洪一线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的“迷彩堤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