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于子迪在新加坡游泳世锦赛上展现了非凡的潜力。她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2分09秒21的成绩获得第四名,距离铜牌仅差0.06秒。尽管未能登上领奖台,但她能在这个年龄出现在决赛中,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并打破了游泳项目各项大赛保持了89年的低龄选手参赛纪录。
于子迪赛后表示自己不是天才,但她的表现已经让她迈进了天才行列。这不仅是中国游泳的幸事,也证明了中国游泳队科学训练体系的价值。
于子迪作为本届赛事年纪最小的游泳选手,受到了各国记者的关注。她在今年5月的深圳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世锦赛选拔赛上,游出2分10秒63的成绩,远超美国同龄纪录,还超过了巴黎奥运会该项目半决赛入围线,在2025年全球成年选手中能排到第14位。此外,她还包揽了200米蝶泳、400米混合泳等五个项目的金牌,全部刷新全球12岁年龄组历史纪录。
此次新加坡世锦赛,于子迪获得了世界泳联的特批豁免参赛。预赛中她以2分11秒90过关,半决赛则游出了2分10秒22,排名第七晋级。决赛面对奥运冠军麦金托什和美国名将沃尔什等明星选手,于子迪毫不怯场,最终以2分09秒21位列第四,与第三名仅差0.06秒。
虽然未能拿到奖牌,但她的成绩在中国泳坛非常出色,可以排在女子200混全国历史成绩榜第四位。这位6岁因避暑接触游泳的小将,未来可能成为中国女子游泳队的重要力量,受到全世界瞩目。
中国游泳一直不乏年少成名的故事。例如,于子迪的偶像叶诗文曾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斩获两枚金牌,随后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两枚金牌并打破纪录。李冰洁也在青少年比赛中表现出色,14岁时达到奥运A标,15岁时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上连得两块奖牌,并打破亚洲纪录。今年在新加坡,李冰洁摘得女子400米自由泳银牌。
男子方面,潘展乐同样天赋异禀。18岁时追平男子1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19岁时打破亚洲纪录,成为亚洲首位游进47秒大关的选手。20岁,他在巴黎奥运会夺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在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的亚洲选手。
中国游泳的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如今,水中3D摄像、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全息影像系统等先进设备已投入使用,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更科学的训练。在选材方面,中国游泳也与时俱进,注重技术和耐力的发展。
于子迪的出现让欧美泳坛的态度变得复杂微妙。部分西方记者认为,随着身体发育,她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于子迪已然成为焦点人物,未来如何保护和培养她,将是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