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如期召开,讨论了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下半年的经济工作。这次会议不仅为下半年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还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和框架。公众关注的重点集中在楼市、股市以及各类商品的价格走势上,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经营活动。
关于下半年是否会降息的问题,本次会议没有提到“适时降准降息”。这并不意味着下半年不会采取降息措施,因为背景很重要。四月份时,中美贸易战激烈,需要通过降准降息提振信心,稳住股市和楼市。如今情况有所变化,中美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关税税率比四月份大幅下降,上半年GDP增速达到5.3%,上证综指已反弹到3600点,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发出强烈的逆周期调节信号。不过,会议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这也暗示了降息的可能性。
此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没有出现“房地产”三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不再重要或不需要稳定楼市。一季度房价短暂回稳是好事,但房地产仍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的长周期回落阶段,政策如何发力存在难点。因此,不提房地产并不代表放弃稳楼市的目标。
对于股市,会议提出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势头。去年9月24日前,上证综指跌破2800点,如今超过3600点,累计涨幅超过30%。中央汇金等类平准基金在稳股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要让股市继续上行,还需要基本面的支持,尤其是有力度的降息。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反弹,这种反弹能否持续还需从供需关系考虑。反内卷的主要目的是反对无序竞争,而不是单纯为了抬高价格。如果只是压缩供给而不扩大需求,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难以持续回升。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并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包括光伏、水泥、汽车等行业。
与十年前相比,我国已经从房地产的上行周期步入下行周期,经济收缩的压力大于扩张的压力。PPI由负转正不仅需要反内卷,还需要需求的扩张和中央财政加杠杆。
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转向,在促消费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会议指出要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主要靠中央财政发力。数据显示,上半年经济回稳主要依靠政府,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发力。目前中央政府加杠杆的空间还很大,只有政府大力度地采取逆周期政策,才能提振信心,带动民企和居民部门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