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和手机密不可分,尤其是手机上形形色色的App和各类会员,常常让人眼花缭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很多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的特点,实施诈骗。
近期,家住浙江省湖州市的高女士收到了一条“快递短信”,对方称无法联系到她,快递只能改日再送,并要求她拨打电话确定下次配送时间。高女士虽然近期没有网购,但还是回拨了电话。结果对方告知她已办理了某个App的会员,若不及时取消,将产生高额费用。从这个电话开始,高女士一步步走进了骗子的圈套。
对方告诉高女士她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购买了商品并开通了直播会员,每月要扣800元,一年总计9600元。高女士担心自己无意中开通了会员,焦急地询问取消方法。对方提供了一个网址,声称是某短视频平台的官方网站。高女士打开网站后,确实看到自己的账号显示开通了直播会员。
警方表示,这个网站是一个高度模仿某短视频平台官方网站的假网站,目的是全方位迷惑高女士。高女士在网站上找不到取消会员的界面,对方提出可以帮助她操作。实际上,骗子的真正目的是引导高女士下载一个名为“闪话”的聊天软件。在这款软件里,高女士添加了对方好友,随后她的手机就失去了控制,对方通过银行账户转走了600多块钱。
高女士试图关机却无法操作,只好给对方打电话。由于高女士拨打的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触发了湖州市吴兴区反诈中心的预警。预警员尝试联系高女士,但她的手机一直无法接通。于是他们联系了高女士的女儿,最终成功找到了高女士。警方第一时间进行了预警,并对涉案银行卡实施保护性止付措施,关闭了所有银行卡的非柜面功能,停止了转账操作。高女士的存款分布较多,共有148万元,所幸警方及时介入,保住了她的财产。
专家提醒,这类手机远程控制诈骗频发,核心是用户误装或被蒙骗安装含有木马病毒的软件。诈骗分子可以通过这些软件直接操控手机,读取通讯录、拦截短信、进行转账等操作。另一种情况是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短信引导受害者开启手机的一些特殊权限,如“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一旦开启这些权限,骗子就能完全控制手机。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强制重启手机,拔掉SIM卡,关闭Wi-Fi或路由器电源,中断远程连接。恢复正常后,进入安全模式清理恶意软件。若手动清理不彻底,可备份重要数据后恢复出厂设置。完成自救后,务必第一时间报警,提供关键线索以便警方追踪资金流向挽回损失。
警方再次提醒大家,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安装非正规商店的软件,警惕自称客服要求下载软件的情况。遇到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或“远程协助”的请求要特别小心,这会让骗子完全控制手机。遇到要求转账或提供验证码的情况,应立即挂断电话并与子女或社区民警核实。建议设置手机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异常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同时,教会家中老人基本的手机操作,定期检查手机权限设置,关闭不必要的特殊功能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