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数千亿修运河,会赔吗? 运河时代来临!吴澎是一位有着30多年经验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主持和参与了超过120项工程设计和科研项目。近年来,“运河”成为他工作的关键词。作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吴澎不仅参与了平陆运河的设计,还为赣粤运河和湘桂运河的研究提供了专业指导。
平陆运河于202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在2026年底通航。这是继京杭大运河之后中国建设的第一条运河,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浙赣粤运河和湘桂运河虽然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但同样受到广泛关注。浙赣粤运河由赣粤运河和浙赣运河组成,相关省份已开始推进前期工作。
除了这些运河,荆汉运河和渝黔桂运河也有所进展。一些学者认为,运河工程是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代表。然而,也有学者持谨慎态度,建议暂缓启动其他运河建设,至少应更加审慎地作出决策。
赣粤运河和湘桂运河分别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均已进行了多轮研究论证。早在1958年,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就提出了这两条运河的设想。湖南交通设计院副总经理张爱平表示,早在1983年,湘桂两省(区)就编制了《湘桂运河航道规划报告》。至于赣粤运河,上世纪80年代,交通部编制了相关规划报告,并在1992年的《赣粤运河踏勘报告》中提出技术上可行。
两条运河的推进加速始于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发布后,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2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打通南北向跨流域水运大通道,形成新的大运河网络。
地方对运河建设充满期待。湖南省交通设计院将湘桂运河研究列为最重视的工作之一。江西省也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希望加快推进赣粤运河的前期工作。运河建成后,不仅能改变区域运输格局,还能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然而,是否应该新建运河引发了激烈讨论。一些人认为,在公路和铁路网络发达的情况下,运河的优势并不明显。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指出,历史上的运河具有独特性,现代运河难以比拟。吴澎则认为,尽管运河运输速度较慢,但运费成本低,适合大宗散货运输。
评估运河的需求和效益是关键问题。吴澎表示,预测运量时会考虑腹地产业的特点,以及现有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此外,诱增运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谢燮认为,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复杂,诱增运量可能以反面形式出现。当前,内河水运市场需求不足,运河建成后能否有足够的运量是个大问题。
对于是否修建新运河,学者们意见不一。王缉宪认为,应提高现有内河航道的能力,而不是新建运河。河南正计划改造内河航道,但提高现有航道能力并非易事,需要巨大的拆迁费用和其他成本。
无论是修建运河还是提升现有航道,都需要科学审慎的研究和论证。决策过程应当是艰难而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