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四艘印度海军军舰计划于8月2日访问马尼拉港,并在8月4日至8日期间与菲律宾海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进行海上合作活动。这是两国自2025年以来再次举行联合海军演习。与此同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也将在同一时间段访问印度,以推进两国的经济和安全关系。
近年来,菲律宾与印度的关系持续升温。2023年,菲律宾成为首个购买印度“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国家,今年4月,菲律宾还表示将接收第二批印度生产的导弹。此外,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计划采购印度的ALH“北极星”海上侦察直升机。然而,这些军事合作背后明显带有针对中国的意图。
自从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更为对抗,并不断拉拢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试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以制约中国。美国鼓励其亚洲盟友加强合作以制衡中国,这也推动了菲印两国走得更近。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法国之后,印度也开始通过所谓海上安全合作的方式与菲律宾军队在南海开展行动。
尽管菲律宾和印度政府表面上声称不针对第三方,但两国学者和媒体已经明确指出,此次联合演习意在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菲律宾学者认为,这增强了泛印度太平洋战略的战略清晰度,印度即将在南海问题上公开支持菲律宾。
一些印度鹰派人士主张利用介入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来反制中国,而菲律宾则成为印度介入南海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此次演习将在靠近黄岩岛的水域举行,印度显然明白该区域的敏感性。印度对所谓“南海仲裁”的立场也从“注意到”改为“呼吁遵守”,这一点颇具象征意义。
中国平等对待亚洲各国,没有像印度那样对南亚邻国采取“印度版门罗主义”。中国尊重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且有信心不把域外国家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视为威胁。
实际上,印菲军事合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印度缺乏为菲律宾对抗中国的政治意愿,且印度国内问题严重,若真介入南海局势,中国的反制措施将令其难以承受。菲律宾希望通过购买印度武器来改变与中国对抗的力量对比,但这更像是病急乱投医。即使美军也无法让中国屈服,印度的军事介入更是微不足道。有印度裔美国学者指出,印度希望美国在中美对抗中占优,但不会卷入与其利益无关的对抗,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菲律宾。印度或许会在口头上支持菲律宾,但绝不可能为其火中取栗。印度的真实目的可能是通过联合军演展示实力,并借此机会推销其“布拉莫斯”导弹。此外,印度的动作还需考虑东盟的态度,东盟不希望外部势力介入使地区形势复杂化。
一些印度战略人士自作聪明地将印度描绘为“游戏改变者”,但实际上什么都改变不了。中菲、中印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其中一些源于域外国家造成的现实或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这些矛盾应通过相互尊重、就事论事的方式处理,而不是一味对抗,阻碍双多边关系的正常发展。如果有人试图通过扩大矛盾来谋求不当利益,最终只会制造更多矛盾,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