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针对半导体进口的所谓“对等关税”截止日期临近,台湾尚未收到具体通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相关结果将在两周内公布。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说,新的高额关税即将实施。岛内舆论分析认为,此举将冲击全球供应链,台湾作为美国芯片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可能首当其冲。
卢特尼克称,美国政府将在两周内公布半导体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结果。他表示,这项调查是欧盟愿意与美国进行更广泛贸易协议谈判的主要原因之一。特朗普也提到,多家企业已计划在美国投资设厂以避免新关税,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厂商。他还暗示,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在以更周全的方式解决芯片关税争议。
美国高度依赖台湾的芯片,拜登政府通过“芯片法案”提供数十亿美元补助,吸引台积电等大厂赴美设厂。特朗普则采取关税措施,曾威胁对进口芯片课征25%的关税,并启动了对外国药品和半导体进口依存度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调查结果可能成为课征新关税的法律依据。报道指出,如果关税落实,不仅会影响台商的投资布局,还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生态。
台湾“经济部”表示,直接出口到美国的半导体芯片占比相对有限,且台湾在先进制程技术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受影响较小。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推测,半导体关税的税率可能在25%至50%之间。
除了半导体关税外,台湾舆论还关注台美谈判的结果。特朗普表示,他预期美国将对未与华盛顿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和地区设定15%至20%的关税税率。台美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知情人士透露,台方谈判团队一直在紧张进行中,等待最终税率结果。
台湾在谈判过程中可能需要做出让步,包括扩大采购美国产品如军用产品、天然气和农产品等。台湾“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表示,因台美关税谈判尚未定案,相关施政举措需待进一步结果后择期举行。台湾《工商时报》称,这可能意味着汽车、美猪牛等重点产品将成为降低关税、拯救外销产业的筹码。
吴大任认为,台湾要将关税从32%降至15%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欧盟和日本为换取税率降低,都做出了巨额投资承诺。台湾经济体量小,难以承受如此大的让步。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台湾面临“对等关税”和新台币汇率升值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受到影响。台湾联合新闻网称,对于关税能否优于日本的15%,岛内普遍不乐观。有人悲观预测税率可能高达32%或25%-30%之间。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撰文称,越晚达成协议对台湾越不利。台湾可能需要重新加码投资美国,并开放市场。特别是半导体行业,作为台湾的王牌产业,若被征收高关税,台湾半导体企业可能被迫迁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难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