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法国和英国之后,加拿大总理卡尼于7月30日宣布计划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强调此举旨在维护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的希望。七国集团(G7)和北约的三个主要成员国相继表示准备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阵营,这标志着巴勒斯坦在争取国际承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一天,《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看到饥饿的巴勒斯坦人的电视画面后表示,一个人只有“相当冷血”或“疯狂”才不会觉得这些画面很可怕。尽管美国政府的公开立场依然支持以色列,并将巴勒斯坦建国视为“奖励哈马斯”,但《金融时报》认为,特朗普的言论可能暗示他对以色列的支持有所动摇。这一事件显示了西方世界围绕巴以问题的分歧正在加深。
这次外交立场的变化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整,更是一场由冲突、饥饿与道德震撼共同催生的政治觉醒。加沙人道灾难的扩大极大地推高了支持“两国方案”的国际呼声。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6万人死亡,入境加沙的人道援助远不能满足200多万人的基本需求。面对这一深重灾难,继续默认“无限期占领”不仅是对国际法的否定,更是对全球良知的挑战。冲突的持久性和破坏性让国际社会认识到,“两国方案”虽然不是完美答案,却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它能为两个民族提供和平共处的制度框架,阻止更多孩子死于炮火与饥饿。
中国高度关注当前加沙局势,始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实现独立建国。在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提出的五点建议中,呼吁以最大紧迫感推动全面停火,缓解人道危机,呼吁国际社会为落实“两国方案”起而行之,传递了清晰的中国立场。本次会议的举办意味着“两国方案”在停滞近20年后得以再次启动落实进程,为饱受苦难的巴勒斯坦人增添了和平希望。
巴勒斯坦问题作为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持久的伤痛,其治愈的药方已被现实所证明,即全面落实“两国方案”。然而,和平拼图仍缺失关键板块。美国和以色列实际上正在推动“两国方案”朝湮灭方向发展。以色列应认识到,国际社会支持“两国方案”的呼声不可阻挡,试图吞并或无限期占领加沙只会加剧冲突,落实“两国方案”才是最符合其自身长远利益的路径。
事实上,以色列国内一些政治家如前总理奥尔默特都公开表示支持“两国方案”。目前已有超过14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西班牙、挪威、爱尔兰等欧洲国家。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对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支持的热潮不仅重新将“两国方案”拉回联合国和国际法框架,也向世界传递了国际社会对和平解决巴以问题和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强大共识,为处境日益艰难的巴勒斯坦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更多国家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两国方案”的落地正面临新的机会窗口,国际社会正在与巴勒斯坦建国前景进行时间“赛跑”。在此背景下,坚守并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实现中东持久和平稳定,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政治责任。希望美以放下“承认巴勒斯坦国即奖励恐怖主义”的错误逻辑,真正承担起中东和平倡导者和建设者的责任,也希望更多的国家加入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正义者联盟。面对加沙愈演愈烈的人道危机,世界没有理由再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