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甘肃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城市公共厕所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应当提高到3∶2,人流集中的场所比例应当提高到2∶1。在全国的地方立法中,甘肃是目前明确规定城市公厕男女厕位比例的省份。
这一规定的出台旨在解决公共场所女厕排队现象严重的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6年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建议,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但该标准并非强制性条文。因此,甘肃通过地方立法明确了这一比例,各级政府在规划、建设时将有法可依。
《甘肃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从立项到出台历时两年多,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的一些问题。该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城市公共厕所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应当提高到3∶2,人流集中的场所比例应当提高到2∶1。
在兰州火车站,一号候车室卫生间男厕位数量为14个,女厕位数量为12个。一名旅客表示,火车站上厕所经常要排很长的队,特别是在节假日出行高峰,增加女厕位数量很有必要。同样,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兰州中心”综合体,女士卫生间设有13个厕位,而男厕则设有5个厕位和9个小便池。保洁阿姨介绍,周末或节假日女性上厕所会排到过道里。
位于酒泉路的南关夜市旁有一处公厕,男厕有4个厕位和4个小便池,女厕有8个厕位。负责保洁的何大叔说,下午5点夜市开市后,女厕排队现象就陆续出现,特别是晚上,多数时候女厕都要排队。中山桥附近的一个黄河风情线环保公厕外,也有女性游客排队等候。
调研发现,现在公厕男女厕位比例多数为1:1,而女性如厕时间是男性的1.5-2倍,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女性的需求,增加女厕位很有必要。甘肃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增加公厕女厕位要从设计、建设时做起,并且将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知晓。如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罚。
除了甘肃,深圳市已开始试点“潮汐公厕”,这些公厕在男女厕位实现1:2的基础上,还在男女厕中间设置两个潮汐厕位,以两道可以上锁的门隔开。当一侧人数较多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连接潮汐厕位的门,缓解厕位紧张状况。重庆南岸区烟雨路附近的公厕也采用了物联网感应装置,根据如厕人流量自动优化男女厕位比例,高峰时段适当增加女性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