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而非学年制,本科四年的说法更多是约定俗成。大多数本科学位要求完成约120个学分,通常在四个学年内修满。但实际上,如果学生能在更短时间内修完所需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因此,有些学生能够在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业,这通常是个人选择加速修读的结果。
近年来,三年制学位逐渐受到关注。这种学位不要求学生完成传统的120学分,而是将总学分压缩至90左右,课程安排更聚焦于专业核心课,删减部分选修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快完成学业,尽早步入职场或进入研究生阶段,成为一种性价比更高的教育选择。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的缩水。
2023年,西北认证委员会批准了犹他州两所大学的在线三年制项目,这一尝试引发了全美高校的热烈反响。随后,包括美国最大的认证机构Higher Learning Commission在内的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制定专门的审批流程。2024年秋季,约翰逊与威尔士大学成为美国首个推出线下三年制学位的大学,开设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刑事司法、平面设计和酒店管理。
一些州也在积极推动三年制项目的发展。印第安纳州立法规定所有公立大学需至少开设一个三年制项目;犹他州则新设了“应用研究学士”学位类型,允许学分在90-120之间灵活浮动;缅因州系统已批准四所大学共五个三年制在线项目。然而,也有一些州因为法规尚未更新而遇到障碍,例如麻省。不过,麻省高教委员会正准备推动“创新试点”政策,为这类项目铺设通道。
推动三年制项目的高校普遍将其定位为“试点”计划,强调目标是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标准。他们认为,课程精简不代表教学质量下降,尤其是当课程聚焦于就业导向明显的应用型专业时。许多项目主要面向已经进入职场多年、希望重新获得本科学历的成人学习者,对他们而言,时间与经济成本的缩短能直接提升完成率。
缅因州普雷斯克艾尔大学校长Raymond Rice认为,三年制本科是帮助单亲妈妈、退役军人等特殊人群快速回归校园的有效途径。然而,这样的设计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减少的30个学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知识广度和综合素养,限制他们将来申请研究生或就业时的竞争力。因此,各地区的认证机构要求高校必须清晰标示该类学位的性质与学术含金量,并对毕业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很多认证机构还要求项目不能直接称为“本科学位”,而需使用“加速本科”、“应用学位”或“本科专业学位”等名称,以避免混淆。
三年制本科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一条更高效的路径,特别是经济压力较大的家庭或是已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学生。节省的时间和费用不仅带来实际的好处,也可能改变人生轨迹。对于大学来说,这也是一次制度创新的试水。然而,这项改革也对院校的教学设计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更短时间内提供等质的教育,确保课程的连续性与深度,是对“什么是大学教育核心价值”的重新思考。
目前,美国的三年制项目大多集中在应用导向强、就业对口明确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健康护理、刑事司法等。这符合就业导向和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但也有人担心人文学科会被进一步边缘化,通识教育会变成“奢侈品”。三年制既是一场改革的机会,也是一道谨慎前行的难题。它未必适合每一位学生、每一所学校,但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号:美国高等教育正在努力寻找更加灵活、多样、可持续的未来形态。
无论是三年、四年,甚至五年,这些并不是教育质量的最终衡量标准。在选择前,应先问问自己:它是否满足你的学习目标?它是否支持你的职业规划?它是否提供足够多的可能性?然后,再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