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0日起,本市进入主汛期,也就是常说的“七下八上”时期。这一时期暴雨、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地质灾害也进入高发期。请大家及时关注预警信号,做好防范措施。
“七下八上”期间之所以多雨,与副热带高压有关。每年此时,夏季风北边缘推进到华北地区,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维持在北纬25°以北,像一个水汽“传送带”,将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当暖湿气流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容易形成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此外,太行山脉作为地形屏障,对华北地区的暴雨也有重要影响。同时,“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一旦台风北上,防汛形势会更加严峻。
暴雨预警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不同级别的预警对应不同的降雨量和可能带来的风险。例如,蓝色预警表示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低洼处易积水,交通阻塞;黄色预警则意味着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城市、农田多处积水,部分道路管制。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分别表示更严重的降雨情况,可能导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市民应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提早安排出行、避免前往涉山涉水景区、暂停户外作业等。
洪水预警同样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色预警表示河水上涨到警戒水位,达到小洪水量级;黄色预警表示河水超过警戒水位,达到中洪水量级;橙色预警表示河水达到保证水位,为大洪水量级;红色预警表示河水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为特大洪水量级。如果被困,应保持冷静,转移到高处,并立即求援。无通讯条件时,可制造烟火或用手电筒等发出求救信号,并寻找体积大的漂浮物自救。
暴雨还可能导致城市内涝,低洼路面及小区、桥梁下穿隧道、深基坑、在建工地等极易发生积水。市民应绕开积水区,远离漩涡(可能没井盖),避免蹚水走路(水下可能有电或尖锐物),不要躲桥洞或树下避雨,也不要硬闯积水。
山洪灾害在山丘区溪沟中发生,常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具有突发性强、有效预警时间短的特点。掌握“三看一听”技巧,一看清澈溪流突然变浑浊,二看溪流水位急速上升,三看溪流水位骤降或断流,一听到轰鸣声或闷雷声,发现这些情况应尽快向沟道两侧高地撤离。不要顺沟谷逃命,不要开车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平原区洪涝灾害由江河洪水泛滥和当地涝水造成,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损失大且频繁。市民应做好随时撤离准备,沿指定路线到达避难所。有条件地区可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避免到临水区域活动,切莫贪恋财物错过转移时机,不得擅自返回危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