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享受各种美味水果的好时节,但很多人在吃水果时会疑惑:水果里的果核能不能吃?如果不小心吞下果核会有危险吗?
对于葡萄、石榴、西瓜等大部分水果的籽或核,少量吞食不用过于担心。这些果核无法被胃肠消化,最终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自然界的植物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种子。有些水果的核不仅无害,经过加工后还很美味,比如榴莲和菠萝蜜的核煮熟后口感类似板栗,有些人还会用它们煲汤,味道微甜。
然而,有些水果的核则应避免食用。例如蔷薇科水果如苹果、梨、李子、枇杷、樱桃等,其果核含有氰苷。氰苷本身无毒,但在咀嚼过程中遇到酸或生物酶会发生水解,生成有毒的氢氰酸。氢氰酸中毒可能导致缺氧、窒息甚至死亡。不过,单个果核中的氰苷含量有限,只有大量摄入才会产生毒副作用。一般来说,偶然吞下几颗种子不必过于紧张,但对于小朋友、老人或体质较弱的人,还是需要特别注意。
苦杏仁尤其需要注意。苦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甙是一种氰苷类化合物,其氰苷含量较高,每克可能含有几毫克氢氰酸。因此,吃上20到60粒左右就可能中毒。市面上出售的杏仁制品通常是甜杏仁,其氰苷类化合物含量极低。由于苦杏仁和甜杏仁外观相似,容易混淆,建议不要自行找杏核食用。
银杏核(“白果”)也含有毒素,包括银杏酸和银可酚等,可能导致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银杏核中还含有少量氰化物及类生物碱物质,相互作用下可能会产生更复杂的毒性。虽然氰苷不耐热,在充分加热后可以食用,但出于安全考虑,不建议自行制取果核食用。市场上购买的成品更加安全方便。
关于果核还有一些注意事项。有些人认为嚼食某些水果的核或籽有保健作用,例如葡萄籽和石榴籽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氧化和美白效果。但实际上,这些成分需要通过复杂的方法提取,直接食用不仅摄入量有限,还可能给肠胃带来负担。
另外,枣核尤其需要小心。很多人喜欢在熬粥时加入红枣以增加香味,但尖锐的枣核非常危险。如果枣核卡在喉咙里,轻则引起咳嗽、喉咙痛,重则可能划伤食道,导致出血、感染甚至食道穿孔,危及生命。若枣核进入肠道,还可能引发肠梗阻,导致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