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发布以来,在政策和市场双重推动下,北交所的热度逐渐上升。2025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向上,北交所行情也表现火热,北证50成分指数大幅跑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科创板指等多个主要指数。截至2025年7月28日,北证50成分指数年内涨幅超40%。
作为国内首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证50成分指数正式发布后,成为北交所首只核心宽基指数,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综合反映市场的整体表现。北交所上市公司被纳入北证50指数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前五且发行市值超过100亿元的除外),以及在流动性及市值方面的具体要求。
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过半;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因此,兼具流动性和成长性的北证50自然成为市场热点。北交所整体市场较小,总市值小且股票数目少,资金流入时容易产生赚钱效应。截至2025年7月28日,北证50中,多数总市值在100亿以下。2024年,北交所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定,265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净利润110.3亿元,盈利面达85%。
2025年5月以来,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发布“限购令”,引起市场关注。例如,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于5月27日起暂停大额申购,限购金额为5万元;6月20日,单日申购金额限制降至5千元。工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自5月28日起暂停大额申购,单日限购金额为5万元。广发北证50成份指数自去年11月起设置基金总份额上限为5亿份,并采用“比例确认”的原则对总规模进行控制;该基金决定自7月11日起,单日限购金额为15万元。
对于被动型指数基金产品,限购有助于维护持有人利益。大量申购资金涌入可能导致基金收益摊薄及指数追踪误差变大,影响原持有人收益。此外,市场情绪带动下的“追高”行为易造成亏损。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少且市值低,若市场行情不佳,大规模赎回会导致基金经理低价卖出股票,进一步加剧下跌,对基金净值造成冲击。通过限制基金申购及赎回,基金经理可以控制资金流动节奏,保持基金相对稳定,减少不理性的“追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