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三伏天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不少地区在头伏期间并未感受到预期中的高温。甚至在一些地方,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都很少见。这引发了人们对接下来中伏天气的关注:是继续凉爽,还是转为炎热?
我国南北跨度大,各地气候差异明显。东部如山东、江苏、安徽和河南等地因长时间被副热带高压覆盖而持续高温,西部如四川和重庆也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然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在头伏期间相对凉爽,福建、浙江、广东、湖南、贵州和海南等地均出现了明显的凉爽天气。
这种凉爽的原因在于7月份连续不断的台风活动。这些台风虽然强度不大,但带来了大量降雨,有效降低了气温。不过,部分地区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较大。这说明即使小台风也可能带来严重影响。
进入中伏后,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普遍在30摄氏度以上,有时甚至超过40摄氏度,气候特点是闷热难受。如果缺乏台风带来的降雨降温,中伏期间的高温将更加显著。近期,我国已经发布了大范围高温预警,南北多地将面临35度以上的高温,甚至可能达到40度以上。
从整体来看,高温天气可能会持续到9月,甚至更远至10月。立秋之后,秋老虎现象依然存在,气候不会立即变得凉爽。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下,未来可能会更加炎热。2024年全球CO₂排放量达到416亿吨,高于2023年的406亿吨,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减排成为缓解未来极端高温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