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最近上映,不少观众感叹十几年未见,喜羊羊和灰太狼竟然成了朋友。这部动画电影是该系列的第十部大电影,而今年也是这一IP诞生的第二十个年头。
《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年前诞生以来,一直在推出新内容,这在国产动画中并不多见。最初,它曾一度成为“第一国漫”,风靡电视荧屏,并进入大银幕创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但随后多年缺席大银幕。
如今,这个起源于“狼吃羊”设定的子供向动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周年节点,《喜羊羊与灰太狼》除了致敬经典外,也在尝试做减法和重构,通过更成熟的角色塑造和故事节奏,回应不同代际观众的情感期待。但在竞争激烈的动画电影市场,这一重启并不轻松。
《异国破晓》的两位导演陈辉衍和梁嘉琪都是第一次主导一部大电影的制作。他们表示,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IP二十周年的节点上。电影剧本经历了多次修改,团队希望在保留原有故事的同时,加入20周年的意义,让观众感受到当年的情怀。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电影确立了主要角色“守护者”的团队定位,希望通过群像展现来服务所有核心角色。最终,故事回到狼羊合作的模式,回忆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电影中还插入了早期动画影像,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团队重新升级了经典配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在片尾播放,以唤起童年记忆。
电影定位为合家欢,旨在让小朋友、青年观众和家长都能找到乐趣和共鸣。为此,电影设计了多层次的内容,包括可爱的角色形象吸引低龄观众,反转和悬疑元素增强青年观众的代入感,以及动作戏提升观影娱乐性。
《喜羊羊与灰太狼》最初计划制作40集,如今已超过三千集。2004年,原创动力推出首部动画《宝贝女儿好妈妈》,但由于衍生品开发困难,团队转型动物题材,选择了“狼与羊”这一经典对立设定,由此诞生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一经播出便大受欢迎,但由于当时市场环境不佳,商业收益有限。
尽管如此,《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是在电影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第一部大电影《牛气冲天》在2009年寒假上映,成本仅600万,最终票房达8600万,刷新了国漫电影票房纪录。之后,每年寒假和春节都会推出生肖系列电影,但票房逐渐下滑,2015年后暂停开发。
在暂停大电影期间,《喜羊羊与灰太狼》继续更新动画。2025年初,篮球题材的《运动英雄传之筐出胜利》带来了新的热度。随着动画出圈,团队顺势推出了大电影《筐出未来》,并在2022年春节档回归大银幕,收获了1.6亿票房。
从狼羊对决到现在的狼羊合作,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主要角色及人物关系发生的最大变化。黄伟明认为,改变后的粉丝会重新喜欢上喜羊羊。在商业层面,衍生品开发变得重要。随着版权意识增强,团队开始系统规划衍生品开发,确保与内容创作同步。
团队的人才结构也经历了变化。从最初的5人小组发展到近两百人的规模,新人的不断加入为IP带来新鲜感。轻松的工作氛围和创作自由度吸引了许多员工长期留任。对于20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来说,系列电影的重启还在起步阶段,不同的档期仍在磨合和尝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