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热议的一件事是武汉大学的“图书馆性骚扰”案终于有了结果。事情始于2023年7月11日,当时肖同学在图书馆看书,对面坐着杨同学。正值武汉最热的季节,肖同学因为皮肤病发作,下意识地挠了挠痒。这一动作被杨同学拍下来发到网上,指控为“性骚扰”。
学校三天后就给了肖同学记过处分,处分决定中还写着“零容忍”、“绝不姑息”等措辞。然而,监控录像尚未查清事实,肖同学家长急忙拿出就诊记录,证明孩子从小就有特应性皮炎,一到夏天就痒得不行。医生诊断也写得明明白白:“双侧股根部等处见散在淡红斑、丘疹”。这病发作时,不挠痒痒才怪。
当时没人听解释,网上骂声一片,肖同学直接被骂到精神崩溃,住进了医院。直到2025年7月25日,法院一审判决出来了:不构成性骚扰。法官明确指出,这只是个挠痒痒的动作,没有性暗示。但杨同学败诉后不但不收敛,反而在网上炫耀自己“保研成功、通过法考、将赴香港读博”,还扬言要继续投诉肖同学。
现在网友们都炸了:凭什么一个挠痒痒的动作就能毁掉一个男生的人生?学校处分那么快,现在法院都判无罪了,处分还不撤销?更离谱的是,造谣的人反而保研成功了,这合理吗?武汉大学校长对此回应称“等待上级安排”。这种处理方式让人难以理解,当初处分的时候怎么不等上级安排?
这件事提醒我们,在网络时代,一个随手发的帖子可能毁掉一个人。肖同学还算幸运,有医院证明和法院判决还他清白。但那些没证据的人呢?想想都后怕。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容小觑。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学校处理这类事件总是“宁可信其有”?女生一举报,不管证据充不充分,先处分了再说。这种操作真的公平吗?现在最让人揪心的是,肖同学的处分还在档案里,随时可能影响他的前途。学校什么时候才能给个说法?杨同学这么嚣张,学校就不管管?这些问题恐怕还得等“上级安排”。
做人要讲良心,做事要讲证据。不能因为自己是女生就随便给人扣帽子,也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草率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