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温热浪席卷全国多地,中央气象台今天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为应对高温“烤”验,各地防暑降温开“凉”方。
01
四川梓潼
开放24小时驿站+雾炮作业上线
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遭遇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了37℃以上。当地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城市气温,并为户外工作者们提供休息场所,保障作业安全。
在梓潼县城北新区,一台多功能雾炮车沿着主干道匀速行驶,喷射出的水雾可有效降低周围的气温。
据介绍,为应对此轮持续高温天气,梓潼县采取“人机结合、立体喷淋”的作业模式,组织了20多辆多功能雾炮车、洒水车开展洒水、降温、增湿作业,并增加了作业频次和时间。
市民林昭利:这几天实在太热了,洒水车作业后,体感凉爽了许多。
同时,梓潼县55个工会驿站也24小时开放,为户外劳动者搭建“清凉港湾”。在长卿镇南桥社区“工会驿站”,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每天都会向冷藏柜里补充矿泉水,供户外劳动者免费饮用。此外,驿站内还提供藿香正气水等降温药品。
户外劳动者王孝江:工会驿站提供了便利,冬季有热水,夏季有凉水供应,使我们能及时补充水分,方便快捷。
01
浙江绍兴
防空洞变身25℃“天然空调房”
近日,浙江绍兴市持续高温。绍兴市向市民免费开放了三处人防工程避暑纳凉点,让不少市民在炎炎夏日感到了清凉。
山人防工程纳凉点位于绍兴市书圣故里历史街区附近,这里的开放面积约4500平方米,设有两个出入口,由于是防空洞,纳凉点里的温度十分凉爽,基本保持在25℃左右,不少市民都来此避暑。
市民汪银伟: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大家各取所需,看书的、玩扑克的、喝茶的、聊天的,大家都感觉很舒适。
据了解,绍兴市今年一共向市民免费开放了三处人防工程纳凉点,除蕺山点位外,还有位于绍兴古城核心区域的越王城纳凉点和位于府山公园附近的府山北口纳凉点,每个纳凉点位都通了水电和网络,备有茶水、桌椅、书报和防暑药品。
环卫工人李兴才:利用非工作时间来这里休息,感觉很好。
工作人员表示,纳凉点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10点至晚上9点,将一直持续至八月末。前来避暑的市民要注意适应洞内外温差,部分人群要谨慎前往。
绍兴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梁红雨:鉴于防空洞的特殊性,洞内外温差较大,建议前来纳凉的市民在出入口稍作适应后再进入。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老年人、孕妇及婴幼儿等群体需谨慎前往,并建议每隔1至2小时出洞呼吸新鲜空气。
01
新疆
“上新”智能设施车站开启“清凉模式”
进入三伏天以来,新疆多地日均最高温达到或超过40℃。正值暑运,新疆铁路部门通过增设车站智能控制系统等措施,给旅客出行降温解暑。
国铁乌鲁木齐局吐鲁番北站客运值班员王豪杰:车站铁质扶手易导致旅客烫伤,我们加装了隔热棉质把手。鉴于候车室外高温,我们还增设了隔热门帘以阻隔热空气渗入。同时,在候车室墙面增加了空调通风口,并安装了远程测温采集器。
候车大厅里分布的8个温度传感器,是智能温控系统的重要部分,能实时感知站内的温度,并传输给后台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会实时分析,同时自动进行温度调节,保证旅客候车时温度适宜。
除了硬件提升,针对高温天气,客运服务人员也用贴心的服务为旅客送去清凉。
国铁乌鲁木齐局吐鲁番北站客运值班员王豪杰:我们将检票时间从原来的15分钟调整为10分钟,以缩短旅客在高温站台的暴露时间。服务台还增配了药箱,备有防暑药品,以预防旅客在高温环境里中暑。
暑运开始以来,截止到8月3日,新疆铁路部门共发送旅客超600万人次,同比增幅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