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相继宣布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为“两国方案”的落实提供了新动力。尽管该方案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但由于各种因素未能成功落地。“两国方案”旨在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实现与以色列和平共存。
耶路撒冷是“两国方案”的核心要素之一,这座城市的人口约为100万,其中犹太人约占六成,阿拉伯人不到四成。西耶路撒冷基础设施完善,而东耶路撒冷则显得落后。两地居民较少往来,公交系统互不相通,普通犹太人几乎不涉足东耶路撒冷地区,部分阿拉伯人则会前往西耶路撒冷打工。耶路撒冷东西部的差异反映了巴以冲突的根源之一。
“两国方案”的实施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耶路撒冷的主权归属问题、边界问题、巴勒斯坦人的回归权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定居点,导致未来的巴勒斯坦国国土被分割。此外,大量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驱逐出家园,他们拥有返回的权利,但以色列认为这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冲击。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安全意味着结束以色列的军事占领,而对以色列人来说,这意味着避免哈马斯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
美国在调停巴以冲突过程中被认为政治意愿降低并偏袒以色列。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的调解重点首先是安抚以色列,其次是要求巴勒斯坦作出改变。特朗普政府在各种问题上选择站在以色列一边,打破了美国几十年来的中立政策。美国驻以色列大使称,美国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并对巴勒斯坦官员发起制裁。
近年来,一些阿拉伯国家在以色列没有承诺实施“两国方案”的前提下,同意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导致落实该方案的政治意愿消退。目前,加沙地带实现持久停火被视为实施“两国方案”的首要任务。
除了“两国方案”,一些学者和政治人士提出了“一国方案”。其中一个版本是在一个既不是犹太人也不是巴勒斯坦人的国家里给予所有人平等的权利,但担心这会导致内部不稳定。另一种版本是由以色列极右翼人士提出的,即通过剥夺巴勒斯坦人的权利来保留以色列的犹太特征。然而,大多数国家认为这些方案不可接受。
尽管“两国方案”是国际社会广泛支持的巴以冲突解决方案,但并非所有国家和政治力量都支持这一方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多次公开反对“两国方案”,以外长萨尔表示现在建立巴勒斯坦国是不可能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也反对“两国方案”。
目前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明确表示,哈马斯不能在未来巴勒斯坦国的治理中发挥作用。巴勒斯坦总理兼外长穆罕默德·穆斯塔法重申,哈马斯必须解除武装,把对加沙的控制交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然而,哈马斯声明不会解除武装,直至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随着一些西方国家立场的转变,“两国方案”再次显示出生命的迹象。学者们认为,虽然有很多因素导致该方案落地困难,但也并非没有可能。南非种族隔离问题通过妥协和对话找到了解决办法。为了推动“两国方案”取得进展,建议保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势头,巩固以色列国内对“两国方案”的支持,拆除以色列定居点,加强国际社会推动实施“两国方案”的政治意愿。
总体上,以色列城市和世俗人群以及中左翼人士倾向于支持“两国方案”。然而,这一声音在以色列舆论中并不占据主流。民调显示,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巴以民众接受“两国方案”的比例会明显增加。因此,在未来的谈判中重视这一点,“两国方案”可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