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旱情迅速发展。特别是驻马店、周口等地持续干旱,引发广泛关注。
8月1日,河南省委书记刘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抗旱保秋,加强旱情监测,严防旱涝急转,科学调度水源,完善应急预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8月2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解读了当前河南省的旱情及应对措施。目前,旱情主要分布在豫东和豫南地区的驻马店、周口、南阳、漯河等地,尤其是驻马店旱情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6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39.8万亩。从气象监测情况看,已有41%的站点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部分站点甚至达到特旱。尽管如此,由于大规模浇灌,秋作物受旱面积并未大幅增加。自7月初干旱发生以来,全省累计浇灌10056万亩次,有效遏制了旱情蔓延,保持了秋作物生产的稳定。
今年的旱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极端温度高,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8℃,局部超过40℃;二是过程雨量小,7月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为79.5毫米,较常年同期少五成以上;三是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连续30多天无有效降雨;四是水位下降快,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一些地方机井出水量减少甚至不出水。
持续缺少雨水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影响显著。玉米和花生是我省秋作物的主要品种,这一时期水分需求量大,干旱导致玉米穗发育不良、授粉困难,花生开花下针和果实膨大也受到影响。
为应对旱情,农业农村部门紧急拨付近2亿元抗旱资金和支持“一喷多促”的资金。周口市和驻马店市分别安排下拨抗旱资金,支持应急打井、机井维修等。农业农村部门还统筹用好115万眼机井,水利部门组织水库开闸放水,累计调水9.49亿立方米。针对机井不足的情况,周口、驻马店两市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打应急井,并利用沟渠连通成果抽引河水补源。
此外,省农业农村厅启动干旱灾情一周两次报告制度,派出多个工作组实地查看秋作物墒情、长势和灌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为防止旱涝急转,农业农村部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农村沟渠连通集中整治,投入资金51.12亿元,完成沟渠连通整治11.76万公里,实现重点区域农田“有沟渠、能连通”。同时,推进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储备应急排涝机械。与气象部门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一旦出现强降雨天气,将提前发布农田渍涝风险预警,提醒各地做好防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