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失联1个月 “园区”警告别直播找人 家属遭威胁索财。6月27日,山东20岁小伙张经守从青岛前往缅甸后失联,至今已超一个月。8月3日,其表舅曹先生透露,前几日有自称缅甸园区的男子联系他,索要40万元虚拟货币,并发来张经守躺在床上的视频。视频中,张经守头发剃光,脚部肿大带淤青。该男子限曹先生两天内转款,威胁若家属继续直播寻人,就将张经守转卖至更恶劣园区。因担心人财两空,曹先生未转账并被拉黑。
张经守此前在青岛酒吧工作,经同事介绍结识自称“富豪”的朱姓男子。对方以“国外背贷款拿高额提成”为诱饵,使其心动。6月27日,他与朋友从青岛出发,经上海、杭州飞往泰国,后被偷渡至缅甸。6月29日,张经守向曹先生求助称遭挟持,6月30日手机关机彻底失联,最后定位在泰缅边界缅甸妙瓦底附近。张经守母亲付女士曾发视频寻子,7月20日遭自称缅甸电诈分子索财威胁后晕倒送医。8月1日,她再发视频表示愿卖房筹钱救子。家属考虑通过第三方救援,但因不知张经守所在园区名称及代号,救援困难重重。
近年来,尽管国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反诈防诈知识,各地警方也积极开展专项行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但仍有不少人,尤其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群体,在“高薪诚聘”的虚假噱头下,陷入险境。例如,陕西汉中19岁的高考生彭宇轩,在填完高考志愿后想找份暑期工,便在招聘软件上被一名女子以“长相不错可当主播”为由诱骗,最终陷入缅甸电诈园区,被迫背诵诈骗话术。还有18岁的高中生胡一啸,轻信“高薪主播”工作,被骗至缅甸,遭受非人的折磨,不仅行动受限,还因不听话遭受暴晒和殴打。暑假期间,这类缺少大人看管又渴望“赚大钱”的高中生、大学生,已然成为境外电诈团伙重点诱骗的目标。
这些悲剧的发生反映出部分人对诈骗手段的认知极为不足,也凸显了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全民反诈意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提醒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学生群体,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高薪诱惑”,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不可轻信那些来路不明的招聘信息。在做任何重大决定之前,一定要与家人、老师充分沟通,仔细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