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们,又多了一个敌人 退房专业团队兴起。5月底,一位客户在成都的两个新房项目间犹豫不决。一个项目是新产品,全明光厅,品质较高;另一个则是上一代产品,虽然品质稍逊,但单价低、面积大,同样的价格可以买到四房。这个上一代产品两年前开盘时曾被誉为黑马,备案价为2.5万一平,优惠力度不大。但现在,楼盘价格已降至不到2万,下个月即将交房。
这位客户最终选择了上一代产品,但没过多久又决定退房并换成新产品。他联系了一家退房公司,对方建议伪造一份假病历,但这很难实现。据说,因为距离交房只剩一个月,且项目待售房源还有三成多,许多退房机构都不愿意接手。
近年来,退房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一些曾经的热销楼盘也在半年后出现了退房记录。现在,退房也有专业团队,他们声称只要贷款未办,都能帮助客户“盘”回来。社交平台上,有人分享了自己的退房经历,她前前后后找了五家机构,三次被骗,一次收费过高。
这些退房机构通常会找企业的违规点,通过市监局或住建局进行认定,再以行政处罚作为筹码与企业协商谈判。经验丰富的退房机构总结了几个步骤:首先放弃幻想,生病住院博同情不管用;其次,维权取证,即使问题是自己的也要说成对方的问题;接着,收集证据去当地住建局、房管局投诉;最后,通过诉讼解决。大部分情况下,诉前协商和沟通就能完成退款。
关键在于找到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未出示购房合同范本、违规承诺办理按揭贷款等。退房机构强调,不能以受害者的思维去谈判,而是要采取赢家思维,反向找对方的错。有些退房机构声称内部有关系,但需要疏通费;有的则要求配合做假病历。还有一些机构看起来正规,但能力不足,反而使事情复杂化。
大多数客户想退房的原因还是价格问题。开发商也感到苦恼,项目销售压力大,客户退房相当于违约,但客户不愿支付违约金。北京的一位开发商朋友表示,北京的贷款要求是封顶放款,从销售到封顶放款时间长,市场行情变化快,导致不少客户想要违约退房。他多次提到,现在的市场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