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天雨量可装14个深圳水库 暴雨考验城市韧性。8月3日0时至8月5日下午6时,深圳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并伴有强雷电和最大8级阵风。全市平均降雨量达256.3毫米,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录得最大累计降雨量891.6毫米,为全省最大。
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生因灾致人伤亡情况,城市运行总体平稳。
这场持续三天的降雨相当于深圳全年降雨量的11%,大约可以蓄满14个深圳水库。其中,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66小时最大累计降雨量达891.6毫米,大鹏新区72小时最大累计降雨量为747.8毫米,居全省第二。8月4日,深汕合作区降雨量达290.6毫米,居全省第一。8月5日0时至17时,深圳市再次以159.4毫米的平均降雨量位居全省各市第一。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持续特大暴雨过程综合影响排历史第四,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短时雨强大、出现范围广、致灾风险高的特点。广东正处于低涡和强西南季风的双重控制下,这是产生暴雨的典型天气形势配置。七月底开始,广东就被西南季风和副高南侧东风组合起来的低压槽所笼罩,大尺度西南季风源源不断向内输送水汽,同时槽内的低涡切变和季风急流带来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造成了本轮持续强降雨。
此轮降雨同样影响到了大湾区其他城市。8月2日以来,广东清远、广州、东莞等10个市共26个区县出现了特大暴雨。东莞市三防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全市22个发布红色预警的镇街实行停课。香港在短短8天内发布了4次黑色暴雨警告,刷新了一年内发出最多“黑雨”警告的纪录。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也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宣布中学教育上午停课,小、幼及特殊教育全天停课。
应对极端天气,深圳从雨前精准预报、雨中多部门积极联动响应、雨后恢复三方面发力,展现城市防灾减灾韧性。本轮暴雨,深圳气象局通过多种方式扩散雨情信息,及时发布多次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深圳主流媒体及时跟进三防动态,提供第一手信息。交警、三防、消防、环卫等部门积极响应,根据实际雨情动态调整预案。三天内,全市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4680人,及时处置多处山体滑坡、挡土墙倒塌、短时积水险情,确保没有发生因灾致人伤亡情况。雨势渐小时,路面清淤消杀、倒伏树木移除、排水防涝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