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为还百万赌债 让情人在办公室演“局长” 诈骗案牵出养老骗局。8月5日,一起公职人员刘某诈骗案被披露。四川省渠县检察院召开专题讨论会,讨论了刘某诈骗案的办理经验,并在证据把握、中间人责任和诈骗金额认定等方面达成共识。
刘某因沉迷网络赌博欠下上百万元债务,为偿还赌债,她以代办社保的方式实施诈骗。她找人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利用真实的行政场所进行“沉浸式”诈骗,共有19名受害者,涉案金额达199.2万元。法院于2024年7月23日判决刘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同案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1万元。
熊某得知亲戚通过刘某办理了社保并领取了四个月的“养老金”,心动之下委托刘某为自己和弟弟、弟妹办理养老保险,并转账4万元作为定金。然而,第二天亲戚告知熊某被骗。刘某原是某镇政府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因参与网络赌博负债累累,便声称自己有人脉关系,能帮忙办理社保。为了打消受害者的疑虑,刘某出具借条并承诺办不成退款,还伪造了红头文件和票据,使更多人信任她。
雷某出于谨慎,要求见到某局领导才交钱。刘某安排情人李某冒充局长,刘某带着雷某进入局长办公室,雷某随即交付定金,最终被骗走19万余元。刘某收到钱后并未办理社保,而是用于个人消费和偿还赌债。多名受害者发现退休金事宜毫无进展且联系不上刘某后,才意识到被骗并报案。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刘某涉嫌诈骗罪的案件移送至渠县检察院审查逮捕。刘某辩称与部分受害者之间存在借贷关系,仅承认骗取7人90万元。检察官核查发现,刘某出具的借条不符合常规写法,资金用途也与事实不符,进一步证明其行为涉嫌诈骗。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刘某,并在后续调查中发现了更多未报案的受害者,最终查明刘某总涉案金额为199.2万元。
渠县检察院牵头建立涉老诈骗案件数据共享机制,定期向监管部门推送风险研判报告,推动形成良性治理闭环。该院联合民政、乡镇政府等部门开展“银龄守护”专项行动,采用多种宣传模式,在20余个乡镇开展靶向普法,揭露常见的诈骗套路。针对行政场所管理漏洞,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填补管理漏洞。检察官提醒群众,涉及社保等业务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守好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