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滨冠军赛前的紧张训练场上,奥运冠军孙颖莎和王楚钦展现了赛场外鲜为人知的一面。没有主管教练随行的孙颖莎独自肩负起带领小师妹的任务,连扔水瓶的小细节都照顾周到;而王楚钦则甘当“编外陪练”,全力帮助队友林诗栋备战劲敌林昀儒,训练后与看着他长大的教练团队笑作一团,那份轻松与担当同样耀眼。
8月6日早上8点,日本横滨的训练馆里已经热气腾腾,国乒队员们开始为即将开打的冠军赛做最后冲刺。孙颖莎带着00后小将闫雨桐在球台前专注挥拍,这次比赛她有个特别任务,带这位小妹妹熟悉国际大赛的环境。训练结束后,孙颖莎自己拎着毛巾和水瓶,还专门给闫雨桐找了个垃圾桶丢空瓶。她的头发完全被汗水打湿,发梢滴下的汗水在白色地胶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印记。那利落地甩开毛巾擦汗的动作,引来场边记者一阵低呼。标志性的黑色七分裤又一次出现在她身上,这几乎成了她的赛场标配。
上午的焦点转移到了正式比赛场馆,男队队员们陆续入场进行场地适应训练。球馆里只有一张球台,大家得排队轮着练。眼尖的观众发现王楚钦和林诗栋搭档训练的身影格外醒目。其实从昨晚开始,这两人就泡在一起训练了。林诗栋这次抽了个硬签,首轮就要对决中国台北名将林昀儒。虽然队里安排了左手小将黄友政做模拟陪练,但王楚钦主动加练的意义明显不同。作为世界顶级的左手选手,他的技术水平和实战经验远超年轻队员,能给林诗栋提供更贴近实战的火力支援。训练时两人在球台两侧快速移动,反手拧拉和正手爆冲的呼啸声在空旷的球馆里格外清晰。旁边等待训练的向鹏和其他队员不时停下脚步,认真看着他们的对攻。王楚钦自己的首轮也不轻松,对手是同样来自国家队的陈垣宇。这种“内战”有时候反而更费心神,队友间太熟悉了,胜负难料。一个多小时的训练里,他不断调整发球旋转和落点,特意模仿林昀儒的打法套路。
中午休息时分,结束了场馆训练的王楚钦被体能教练们包围着。镜头捕捉到他和几位看着他长大的教练勾肩搭背说笑的画面,小牛教练也在旁边乐呵呵地点头。汗水浸透的红色T恤贴在身上,但他笑得很放松,眉眼间全是轻松。回到主力队员的备战间,孙颖莎正独自做拉伸。邱贻可教练的缺席让她这次要独自处理技战术调整和临场决策。桌上有半包打开的饼干,但看她反复检查手机训练视频的神态,显然还没顾得上补充能量。
要说这场比赛的关键战役,“莎头组合”的混双依然是最亮眼的招牌。两人在场上那些无需语言的配合已经成为标志性画面,王楚钦一个落点刁钻的反手拧拉,孙颖莎紧接着就能在近台完成一板凌厉的正手快攻。这种衔接的默契背后藏着非人的训练量。在成都封训期间,他们甚至尝试过极端训练法:一人蒙眼仅凭球路声音和手感接发球,另一人堵住耳朵仅凭预判跑位,硬生生靠无数次的重复刻进肌肉记忆。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互动画面也源于这种信任。去年分站赛上孙颖莎那个被镜头捕捉到的“白眼”,其实是在提醒王楚钦回球落点;决胜局那个眨眼瞬间,两人就默契地互换了接发站位。
此刻在横滨训练场边,王楚钦一边帮体能教练收拾器材袋,一边指着远处球台上的孙颖莎比划着发球动作,显然还在思考混双技战术的调整。场下那些细节也透露出国乒顶级选手的状态。孙颖莎那条钟爱的七分裤可不是随便穿的,高强度跑动时裤腿不会束缚膝盖动作。她那位同样喜欢七分裤的师傅邱贻可虽不在现场,但师徒间的联结反而更明显了,莎莎在给闫雨桐示范发球时的手势,完全复刻了邱导带她时的标志性动作。
赛场之外的数据同样惊人。王楚钦最近的体测报告中,反手爆冲球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在男队员中名列前茅。这源于他坚持每天的基础体能训练,200个核心稳定卷腹、平衡球上单脚连续接球这些看似枯燥的项目他从未间断。训练馆角落的监控录像显示,有时候他的加练甚至持续到凌晨,警卫凌晨巡查时都习惯了他在球馆独自挥拍的背影。
比赛倒计时牌已经翻到“1”字,横滨球馆的照明系统正在进行最后调试。体能教练递给王楚钦的水瓶上贴着他的名字缩写“W”的贴纸,瓶身凝满水珠。他仰头喝水时视线望向正在隔壁训练场和闫雨桐过招的孙颖莎,后者正用手背擦掉滑到下颌的汗珠,眼神依然专注在每一次球的旋转路线上。大赛前的紧张混合着热身的喘息弥漫在场馆空气中。孙颖莎收拾球包时对旁边的闫雨桐轻轻说了一句:“紧张时候就看球台白色边线,别看记分牌。”这句话被门边的队医清晰录进了手机里。墙上的电子时钟显示,距离王楚钦明天中午11:55的首场男单比赛,还有不到1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