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文旅回应游客赶海被卷走 悲剧再引安全警示!邓女士至今记得8月1日清晨六点的北海红树林。暴雨毫无预兆地砸下来时,她和丈夫正带着21岁的儿子在滩涂上弯腰捡拾贝壳。前一秒还平静的海面突然翻涌起灰黑色的浪头,丈夫一手拽着她,一手拉着儿子往岸上狂奔。海水上涨的速度远超他们的脚步,一个巨浪打来,三人瞬间被冲散。“我呛了好几口水,身体完全失控。”她在获救后回忆,“只能拼命仰头用嘴巴呼吸,像片树叶似的被浪推着走。”
就在同一片海域,十个月前发生过更惨烈的悲剧。2024年8月19日早上八点,带着孩子赶海的张先生刚踩上沙滩十分钟,天色骤然变黑。暴雨裹着鸡蛋大的雨点砸得人脸颊生疼,闪电几乎贴着海面劈下来。“雷声像在耳边炸开。”他抱起吓哭的孩子冲向路边三轮车,身后传来司机的嘶喊:“有人被雷劈倒了!快走!”救护车的鸣笛声穿透雨幕时,他闻到风里飘来一股焦糊味。官方事后确认这场雷击造成一名当地村民当场死亡,四人送医救治。
被渔民救起的邓女士母子是幸运的。当她在漂浮中瞥见渔船桅杆拼命呼救时,发现儿子也在不远处挣扎。她奋力游过去抱住儿子,两人最终被拉上船舷。21岁的青年因肺部严重感染住进ICU,而她的丈夫彻底消失在怒涛中。次日,有渔民曾在红树林浅滩发现疑似遗体,水深不足1米的沼泽地形让救援船无法靠近。“冲锋舟会搁浅,大船根本进不来。”北海蓝天救援队队长韦昌飞解释道,他们眼睁睁看着遗体随退潮漂回深海。
气象记录显示这两起灾难早有预兆。邓女士遇险当天,北部湾海面正刮着阵风7级的西南风,暴雨预警已持续三天;而去年雷击事件发生前35分钟,北海气象台就发布了雷电黄色警报。危险往往被游客低估,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工作人员透露,许多游客只关注潮汐高度表,却忽略雷暴预警:“潮高低于2.2米确实适合赶海,遇上雷电必须立刻撤离。”
当地人对风险的认知更令人忧心。2024年雷击事件中,盐场附近商户证实,大部分游客见天色不对就跑了,仍在暴雨里挖沙虫的都是本地人。“他们觉得熟悉海域就安全”,结果被雷击中的正是北海村民。这种侥幸心理在邓女士丈夫的遭遇里同样凸显,家属事后承认他们没穿防滑水鞋,丈夫失踪时连手机都没带,极大增加了搜救难度。
救援人员最痛心的是本可避免的伤亡。“六级风或中雨以上必须停赶海。”韦昌飞队长指着无人机监控屏说。他刚结束又一轮沿海搜索,潮水将滩涂切割成迷宫般的浅洼,冲锋舟螺旋桨常被水下红树林根系缠住。而雷击幸存者的描述更直观:“雨砸得睁不开眼,根本分不清海和岸。”最后全靠跟着本地人模糊的身影才摸到出口。
银海区应急管理局的警示牌如今立在每个赶海入口:雷雨天要立即远离水域,避开树木和电力设施,在空旷处蹲身踮脚减少触电风险。代价已经无法挽回,邓女士丈夫的蓝色上衣至今没找到,ICU里的儿子尚未脱离危险;而去年雷击逝者的家人仍在殡仪馆存放骨灰的格子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