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预计将于8月底再度访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标志着中印边境冲突对峙结束后,双边关系正常化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印度征收的关税加码至50%,多家印度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天津,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如果成行,这将是他自2018年以来首次访华。
《印度斯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称,莫迪此次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也为印中两国举行领导人会晤创造了可能性。潜在会晤中可能讨论的议题涉及进一步推进关系正常化,包括缓和边境地区紧张局势、恢复直航、重新开放边境贸易点以及加强人员交流。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大幅对印加征关税标志着美印关系自他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出现“最严重下滑”,而莫迪可能访华则表明,在印美关系紧张之际,两国间同盟关系可能会重新调整。
莫迪上一次访华还要追溯到2018年4月,当时他赴武汉出席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一位政府知情人士告诉路透社,莫迪将七年多来首次访问中国,这进一步表明,随着与美国的紧张局势加剧,印度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正在解冻。过去几个月,两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高级外交官,以及边界问题特别代表、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会晤。这些会晤已达成一些建立信任的举措,例如恢复凯拉什玛纳斯罗瓦尔朝圣之旅以及为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7月中旬,印度外长苏杰生访华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6月下旬,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率领印度高级代表团访华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会议。这两次访问均为印度外长和防长时隔五年首次访华。此外,7月早些时候,印度政府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提议放宽针对中企投资的额外审查规则。6月,印度外交部表示,已与中国达成共识,将加快恢复两国直航航班。
不过,《印度斯坦时报》还提到,有知情人士声称,印度仍然对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活动感到担忧,包括中方修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及对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此外,印度方面还提及中方限制稀土材料和化肥出口的问题。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重申,中方修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经过严谨科学论证,不会对下游国家生态、环境、地质、水资源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下游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
对于中巴关系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传统友好邻邦,防务安全合作是两国正常合作的一部分,不针对第三方。中方密切关注印巴局势发展,积极劝和促谈,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关于稀土的出口管制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中方的相关政策符合国际惯例,也愿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加强出口管制领域的对话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与安全。
印媒分析称,印中关系的缓和与印美关系的变化有关。新德里与华盛顿的关系正经历重大调整,双方在贸易、外交、对俄能源交易、军购等诸多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莫迪此次访华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金砖国家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指责该组织挑战美元主导地位之际,作为金砖国家的印度也与美国陷入关税风波。7月底,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后不久,8月6日又签署了一项行政令,以印度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购买俄罗斯能源为由,对其额外加征25%的关税。如此一来,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已达到50%。
路透社指出,对印度征收50%关税是美国对其所有贸易伙伴征收的最高关税。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举标志着美印关系自他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出现“最严重下滑”,这些关税可能会扰乱印度进入其最大出口市场,并对纺织、鞋类、宝石和珠宝等行业造成冲击。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时表示,双方应坚持睦邻友好方向,实现“龙象共舞”,找到两国互尊互信、和平共处、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苏杰生表示,印中是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印方愿从长远角度看待对华关系,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文交流,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此次访华前,莫迪还将于8月30日先行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参加两国年度峰会。不过,石破茂领导的执政党自民党在近期多次选举中失利,这位日本首相虽坚持留任,但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辞职压力。因此,莫迪计划中的日本之行仍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