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凌晨,英伟达发文称其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此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约谈了该公司,要求在指定期限内作出详细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这一事件让原本就因美国出口限制而命运多舛的英伟达H20芯片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本次事件深刻地暴露了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的依赖风险。长期以来,我国高端芯片产业对外部进口产品依赖程度较高,这不仅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可能对国家安全利益带来潜在风险。这次事件可能转化为一个重要的机遇,促使国内芯片产业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H20芯片作为英伟达基于Hopper架构打造的产品,从设计之初就带有明确的指向性——为契合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政策,专门面向中国市场提供AI加速支持。它在垂类模型训练、推理等场景中展现出卓越性能,迅速获得了众多中国模型企业客户的认可与青睐。无论是在互联网巨头的大型数据中心,还是在新兴AI创业公司的研发实验室,都能看到H20芯片的身影,一度成为中国AI产业发展中重要的算力支撑之一。
然而,H20芯片在中国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今年4月,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颁布了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的禁令。这一禁令导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急剧下滑,单季度营收损失超过10亿美元。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H20芯片的出口许可,英伟达将重启对中国市场的供货。但仅仅16天后,H20芯片因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再次陷入风波之中。
国家网信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就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约谈了英伟达公司,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作出详细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早在美国考虑是否解禁H20芯片出口时,就有美国议员公开呼吁,要求美国出口的先进芯片应配备“追踪定位”功能,以确保其使用范围不超出“安全范畴”。
一位网络安全高管表示,如果这些功能被恶意利用,中国部署H20芯片的数据中心将面临大量敏感数据泄露和设备被远程操控的风险。英伟达对此回应称,其GPU不存在也不应该设置终止开关和后门,并强调故意削弱关键基础设施绝不应该成为保护国家安全的方法。
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认为,英伟达的强硬否认虽表明立场,但难以单方面平息舆论风暴。其核心困境在于“自证清白”的技术门槛与信任赤字并存。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表示,英伟达的声明虽直接否认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并强调“可信系统”原则,但其效果有限,需通过技术审计、代码审查或第三方验证才能建立信任。
H20芯片的安全风波,让国内行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国产替代方案上的研发与应用进度不断加速。目前,国内已经涌现出一系列具备一定竞争力的替代方案,在不同场景中逐步发挥作用。例如,华为昇腾384超节点目前已经可以用于支持国内建设万张算力卡、十万张算力卡的AI算力数据中心。沐曦股份也与合作方联合发布了超节点产品耀龙S8000 G2。
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H20事件为国产替代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国产芯片仍需突破性能瓶颈和软件生态成熟度不足等问题。他建议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基金引导、应用场景开放等方式加速追赶。H20事件为国产替代提供了政策红利、市场需求和技术迭代的综合机遇,但需以长期投入和生态建设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