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末伏,牢记:1要早2要躲吃3样 养生迎秋凉。时间不紧不慢,翻开日历才知秋天已至,三伏天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末伏。这是夏的收尾,也是秋的开始,在这段时间里,夏日的余热未消,秋日的清凉也在酝酿,二者彼此拉扯,气候复杂,气象活动也比较频繁。
末伏是送夏迎秋的关键时期,也是养生的重要节点。此时养好身体,可以为夏季圆满收尾,也能为秋季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起居、生活到饮食,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合理调整,与自然同步。末伏来临,要注意早锻炼、躲避“秋老虎”、吃适合的食物,并避免过度进补和睡太多。
外出锻炼要早。夏末秋初,人们又开始锻炼以增强体质,为秋冬打基础。这个时节天气依然较热,特别是在太阳升起后,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都是以燥热为主。因此,锻炼最好选择早上六七点,这时天气凉爽,空气清新,户外运动既舒适又有益健康。
躲“秋老虎”。俗话说“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今年闰六月,这七月半正是指末伏这段时间,也就是“秋老虎天”。虽然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强烈,暑热容易影响心情,使人烦躁不安。因此要注意躲避“秋老虎”,尽量待在清凉的地方,同时也要随时调整情绪,可以通过与人聊天、听音乐、看书、慢跑等方式排解消极情绪,清爽舒适地度过这段时间。
末伏时节还可以多吃一些适合的食物。豆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食物,兼具美味与营养,有助于补充营养、缓解乏力、清热消暑、强壮体质,每周可以吃一两次。银耳则可以补充体力、滋润肌肤,也是润燥生津的好帮手。在煮的时候搭配些蔬果,美味又营养。立秋后,茭白作为“水八仙”之一,鲜甜可口,简单一做就特别开胃,有助于补充能量、润肺去燥、清热解毒,改善体质。
此外,这段时间不宜过度进补。讲究“贴秋膘”来补身体时,要遵循应季、营养均衡且容易消化的原则。各种食材都有着相应的营养,在饮食搭配中可以增加食材的种类,荤素搭配,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不能以肉类或大补的食物为主,过度进补反而不易吸收,还可能引起脾胃不适、上火等。
睡眠方面也要注意。民间有“春困秋乏”之说,立秋时节天气渐凉,阳光依然灿烂,身体进入调整模式,常会有困倦、乏力、没精神的情况。这时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质量,尽量早睡早起,与自然的生物钟保持一致。午间也可以小憩一会儿,来恢复精力。但不能睡太多,早上起太晚或是中午睡太久,这样会越睡越困,也起不到缓解秋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