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经历掌门变换的少林寺和白马寺 新住持引领变化!印乐法师担任河南登封少林寺住持已有十日。期间,除了7月31日在寺内匆匆露面外,未见更多关于他的消息。
人们对他的兴趣持续高涨。这位接掌少林寺的法师来自洛阳白马寺,在执掌白马寺时秉承“农禅并重”理念,利用闲地耕种收获,开挖掘机挖土的照片最近再度广为流传。两座千年古刹相距50公里左右。8月上旬,有记者探访发现,白马寺整体风格较为朴素,基本没有文创、餐饮等商业化设施。而来到少林寺,则能看到不少暑期游客,大雄宝殿前清香免费,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一些游客感觉“商业化现象有所减少”。
印乐法师还会给少林寺带来哪些变化,尚未可知。他的过往观点和看法却有迹可循。他曾强调佛教要保持传统特色,在实践中坚持“抵御商业化不良影响”。有与他直接接触过的受访者认为,“这么多年了,他所坚守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7月29日下午,少林寺官方网站账号发布消息,礼请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截至8月8日上午,该账号暂无新的发文。此前这一官方公众号更新频繁,每月基本有15天以上都在发布动态。
7月27日晚,嵩山少林景区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自7月31日起,少林景区将全面实行线上预约购票。次日上午,上述账号用补充公告进行了更正,表示因系统升级,原购票渠道不变。此外,这段时间有关少林景区“免门票”的传言流传开来。多名登封本地人证实听说过“新住持上任,景区最近免费进”的消息。不过,景区工作人员随即否认了这一说法。
8月5日,南都记者在少林寺发现,虽然不是周末,但正值暑假,景区门口入口处排满了队。大雄宝殿前,功德箱上摆放几捆清香,写明“免费三支香”,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功德箱上有二维码可自愿布施,也有游客随喜几元的香火钱。在寺内的对外开放区域,几乎很难见到僧人。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起居和处理寺院事务的场所,目前仍未对公众开放。
有游客提到,感觉最近景区的商业化有所减少。之前收费项目较多,比如请炷香超过800元,现在一些项目取消收费了。也有游客认为,相比其他一些寺庙,景区商业化味道依然不减。武术表演是免费的,但周边商业氛围较浓,衣服帽子印上“少林”字样成为“少林特产”,有的售卖少林中草药香囊、少林达摩膏、少林风湿膏,有的商家售卖祈福牌,还有商家向游客宣传AI制作“少林映像”。
接掌少林寺的印乐法师来自白马寺,两地之间距离约50公里。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印乐法师出生于1966年,1982年在桐柏山象鼻子礼海勃法师剃度出家,1983年赴南京栖霞寺受具足戒,后在中国佛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佛教协会工作,后任河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2003年10月,受河南省佛教协会委派,印乐法师到洛阳白马寺主持工作。2005年11月1日,荣膺洛阳白马寺方丈。
执掌白马寺约20年,印乐法师秉承“农禅并重”理念,每年都会利用寺院闲置的土地种一些农作物。比较出名的是黄豆。这些由僧人们自耕自种的黄豆除满足寺院日常生活所需,大多被送到了附近的敬老院、孤儿院,余下的分装成小袋作为结缘礼物,送给前来参观、上香的信众与游客。印乐法师还曾被游客拍摄到开挖掘机挖土的照片,被评价“这位方丈不一般”。
白马寺内整体风格较为朴素,基本没有文创、餐饮等商业化设施。寺内开有茶舍,游客可免费用茶,此外多处功德箱上未见贴二维码。尽管寺内游客众多,但仍有许多幽静之处,很多小块闲地种着玉米。一处通往农田的道路旁立着“游客止步”的木牌。有义工表示,目前游客无法进入农田参观,今年种了瓜菜、红薯之类。另有义工透露,农田里还有果树。
一位居士称,此前他见过印乐法师,法师性格很好,平时打招呼“说话很和气”。不少游客近期也在网上分享遇到印乐法师的情景。一位游客介绍,他是去年底在白马寺偶遇印乐,还拍下了印乐的背影。当地的讲解员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多年来,少林寺的商业版图引人注目,业务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领域,并且注册多个公司和商标。从1997年至2025年9月17日,嵩山少林寺共申请了666个商标,围绕商标做了全方位布局。
8月7日,对于少林寺近日动向,多位寺内僧人均婉拒回应,多数给出的理由是“人在外地,不了解情况”。印乐法师还会给少林寺带来哪些变化,尚未可知。他的过往观点和看法,倒是有迹可循。十几年前,印乐法师强调,白马寺无论如何发展,寺院特色永远是第一位,即便扩建了,白马寺也不会大打“经济牌”,把负担转嫁到游客身上。白马寺需要发展,但不管发展到何时,佛教都要保持传统特色。
结合多年实践,印乐法师提到,白马寺一直秉承“保持传统、维护清净”的理念,坚决抵御商业化不良影响。在寺院内部,除流通正规的佛教用品外,不设置任何商业区,不进行任何商业开发活动。在落实从严治教方面,依照《百丈清规》确立僧团管理制度。在信仰上,正信正行,深入经藏,勤修六度,坚守丛林清规;在理念上,保持传统,维护清净,发扬农禅宗风,僧众坚持自耕自种、自给自足,从中修禅悟道。
他还提到依据丛林规约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规范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各级佛教团体制定的关于人员、财务、资产、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等管理制度。其中,关于“钱”,要求依法加强寺院财务管理,以《会计法》为准绳,严格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机构,收入及时入账,做到日结月清;严格执行宗教场所财务收支“月公示、年审计”制度,寺院的财务收支每月都会在客堂公示,年度财务状况始终坚持专业机构审计制度。
这些理念和规范,是为了保持寺院的本真和初心:清净庄严,净化人心,导人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