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杨柳正在向我国靠近,这可能是2025年的第一个超强台风。根据11号台风杨柳的发展趋势,它可能成为一个大台风。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它会是一个弱小的台风,但各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
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一轮强降雨来袭,北方成为降雨的焦点。由于许多干旱区迎来降雨,需警惕旱涝急转。台风方面,96W台风胚胎进入南海后变化不大,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可能会减弱,沿海地区需要注意天气变化。
对于11号台风杨柳,争议较大。美国预测其风速为45m/s,中国数据则为42m/s,强度预警达到14级。然而,这个变数仍在调整中,最初美国给出的是55m/s,现在有所下滑。日本预测其仅为10级风暴。因此,台风如何发展还需进一步观察。现阶段中美两国的数据都显示该台风会在副热带高压边界发展,但在新的GFS模拟数据中,登陆台湾的可能性增加。EC也显示路径变化不大,指向台湾、福建和广东东部方向。如果台风偏北,强度会大幅减弱;若偏南,则可能爆发。
接下来台风的变化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需要继续观察。主要节点变化预计在10日和11日左右。
我国北方干旱区出现降雨活动,并且范围在扩大。内蒙古、京津冀等地已有降雨,未来还将扩展到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部分区域降雨量甚至达到200毫米。目前预警了7省有大到暴雨,特别是河南和山东局地可能出现大暴雨。更大范围的降雨将在9日后到来,长江流域将出现一条强降雨带,从西藏、四川一直延伸到江苏中部,持续时间至少到12日左右,这将彻底缓解长江流域的干旱情况。
立秋之后,我国整体气温有所下降,但南方高温活动依然频繁。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有明显的高温,普遍在35度以上。长期来看,长江中下游区域是主要的高温区域,副热带高压可能再次增强,热浪尚未结束。南方的秋老虎现象较为常见,大家不必过于惊讶。
我国需要关注台风、高温和降雨的动态,这些因素叠加效应强烈,对各地的影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