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千余份简历石沉大海后,鱼尾选择在横店“漂”起。这个夏天,起床集合、化妆、换戏服等待、上场,成了他全新的日常。
今年6月,鱼尾从皖北一所师范大学毕业,生物学硕士的他因找工作不顺,当起了一名“横漂”。鱼尾没有演艺梦,单纯把其作为过渡生存的手段,这是他第一次来横店,在他看来,横店跟其他小县城没有区别,但“人很多”。
鱼尾曾言,毕业是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一个多月过去,他逐渐认清生活的真相,不再有身份上的压力。“我不把自己当研究生看,就把自己当成一个人,能养活自己就行,就这一个任务。”
他介绍,夏天横店戏份很多,是用工高峰期,不用担心没戏可拍。他的底薪为270元,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若是超出这个时间,会再加135元,达到405元。鱼尾每月接10次或11次戏,挣够三千块,“如果进工厂或者是其他兼职,一般要求跟上班差不多,不自由。就算是送外卖,也得有辆车。一个月当群演十几天,剩下的时间我还能学习,考公考编。”
鱼尾今年26岁,应届生,毕业于皖北一所师范大学,硕士专业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毕业后没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去了杭州,但觉得不满意,便去了横店。在读研时,他就考虑过和朋友一起去横店拿个演员证当群演。想着要是找不到工作的话,当群演也可以。
鱼尾感觉横店就是一个小县城,但人特别多。他在“横影通”上面登记,准备身份证件,等着拿演员证。普通群演也没有什么要求,加工会管理员好友后,拉他进群,在群里报戏。平均一天工作在14个小时,日薪270-400元。
接活后,一般是先在服务部集合,集合完去酒店化妆。到现场领戏服穿戏服,然后就等管理员指导。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等待和准备。有一次是演一个太监,那天凌晨3点就出发去酒店化妆,化完妆就去现场待着。待到下午的时候才开始拍,在太阳下面,很热,还被叫来叫去的。当时是拍一个明清的戏,他先是在宫院的角落扫地,后面又被派去当随从,跟在别人旁边。
有些导演确实会很凶,声音特别大,有可能是因为人太多了,不好管理。鱼尾感觉还好,他就想着人家又不是针对他的。当群演不考验演技,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没接过啥有挑战性的角色,基本是当背景板。大部分在棚里拍,有空调,出外景的话,就比较煎熬了,夏天高温可能会中暑。他一般会先看天气,如果超过37℃他就不报名了。
鱼尾现在接戏算是比较少的,一个月接10次到11次,挣个三千块钱就够了。也有群演几乎每天都接戏,这样下来一个月差不多有八九千块。他在那边租房每个月是500元,加上水电费200元。吃饭要么在剧组吃盒饭,要么去外面买。他现在也还在找专业相关的工作,反正当群演也可以先养活自己。出校门之后,肯定是不能靠父母,只能靠自己。
鱼尾从今年4月开始投简历,基本是和专业相关的,各个平台合计也有1000多份了。他本科是生物工程,读研时也是选生物方向的研究生。2022年本科毕业时,找工作相对容易,但工资较低。他决定读研,希望出来后能找到月薪八千左右的工作,结果没能如愿。他也参加过考公考编,这个月有个事业编的考试,可能去当大专老师。去年12月参加了国考,今年3月参加了省考。因为都没怎么准备,所以也没考上。
难点主要就是缺乏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大部分公司都愿意找有实习经历的,他就只有一段,没有竞争力。他找工作最看重薪资和工作时间,一般要求底薪八千,有双休。前段时间他也找到一个六千块的工作,细胞培养员,但它是单双休的,他就拒绝了。之前还有一个销售的工作,薪资和工作时长其实都达到他的要求了,但他还是更偏向技术性质的岗位,不然他学那么多年不是白学了。
他说,如果说高中、本科、研究生哪个阶段最辛苦的话,他会把高中排在第一,然后是研究生,最后是本科。他高考后报生物专业纯粹是喜欢,当时也没人给他建议。上了大学才听到“四大天坑”这种调侃,他之前根本不知道这句话,要知道了估计就不会报这个专业了。到现在学了7年,不管怎么说,找工作还是想学以致用。
鱼尾说,反正人生活在这世上就是为了养活自己,不要给自己身份上的压力。家里人反应很平淡,也没质疑,他们只是觉得,为啥读那么多书还是找不到工作。他认为考公肯定会考,但是不可能脱产,总得找点活干,先养活自己。空闲时间比较多,就可以多看看考公考编的书。前段时间,也有人想过来当群演,还来横店找他看了一圈,他们也觉得挺好的,毕竟工作不好做,总得有个活干养自己,怎么可能整天啥事儿也不干,就待在家里面。
鱼尾对未来感到矛盾,一方面希望安稳下来,一方面又希望出去冲一冲。他对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多找实习,多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