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课题,深入推进“一新、两点、四融、三走、五青春”社会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等系列活动。校党委书记任友群、校长李术才分别在陕西西安、甘肃庆阳、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指导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并看望慰问师生。截至目前,全校已有近3万名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山大青年师生深耕理论宣讲与红色基因传承,在学思践悟中淬炼政治品格。历史与考古学院的革命文物寻访与保护传承实践调研团走进纪念馆、博物馆、战争旧址,用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等方式记录实践点滴。体育学院自行车协会远征实践队依托山东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围绕助力学校服务边疆战略主题,深入调研边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映山红实践调研团赴临沂多地,探究革命精神现代化转化范式。新闻传播学院齐鲁红色乡村实践团队赴莱芜鹁鸽楼村,探索“红韵生金,绿色富民”模式。护理与康复学院实践队查阅史料、考察馆藏,探寻校史印记。第一临床学院实践队在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开展红色“云参观”,以多元化形式让新四军精神焕发新生。
474支实践团队服务地方发展与基层治理,展现青春担当。土建与水利学院“古建新韵”实践团携手济南博物馆,引领600余名青少年探秘文化地标,设计趣味活动传承古建智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普法调研团联合多地司法局开展普法活动,通过情景短剧、手作体验等强化老年人维权意识。口腔医学院“语润水城”实践队赴聊城两镇,调研开展推普宣讲,为农产品外销、乡村旅游扫清语言障碍。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启明·孟想”支教团赴兖州开展乡村课堂实践,为孩子们播撒知识种子。
学校汇聚科研团队、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育人资源和创新优势,引导青年师生在重大科研平台、重大工程现场、重要行业产业一线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机械工程学院“智链未来”团队研发仿青蛙跳跃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取得成效。化学与化工学院赴京博社会实践队参观学习数智化解决方案及安环能碳配套服务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星璇律动”团队携自主研发的“五音疗愈”智能平台走进残疾人服务中心,提供疗愈方案。经济学院金金向融团队依托金融安全联合创新实验室,深入多家金融机构调研并开展技术座谈,助力守护金融安全。
学校系统性、分层次、强应用地组织开展岗位实习与实践体验,服务强国建设、促进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学校有组织地选拔154名学生到佳木斯、绥化市等16个地区参与政务见习。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青鸟知行”队在多地开展基层体验,塑造服务社会的就业观与人生观。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天山连心实践团在奇台县跟岗锻炼,凝练边疆治理经验。药学院陇豫宁疆鲁・聚力者队赴药学相关岗位实习,解决就业困惑。管理学院联合山东铁投、江西信丰县等单位,组织30余名学生政务见习、跟岗锻炼,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引导青年师生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全球治理,在多元场景中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和积极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第二届新中全球青年领袖论坛”实践队以名校访学、领袖对话和文化研学为主题,促进中新两国青年交流互鉴。山东大学与阿尔泰国立大学联合团队赴俄开展跨国石堆墓发掘,彰显国际学术协作价值。“仁脉相承 守护和平”青春全球远航社会实践队参加中韩青年大联欢活动,深化两国友谊。基础医学院本科生访学团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体验不同模式医学课程学习,进行国际教学交流,助力医学教育创新。
这个夏天,山大师生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超越,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下一步,学校将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双一流”事业发展、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进一步深化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进入真情境、解决真问题、创造真成果,在“学在山大、快乐成长”的路上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