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日前披露,我国7月末黄金储备为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这是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格局重塑、避险需求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央行选择高价慢买来优化储备结构、提升人民币信用。
自去年1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开始增持黄金,并持续到今年7月。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全球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尽管之前因金价过高暂停了增持,但随着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暂停增持的必要性下降,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角度来看,增持黄金的需求实际上上升了。
虽然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但最近5个月的增持量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基本维持在6万至7万盎司区间。王青解释说,5月以来国际经贸摩擦态势有所降温,尤其是中美日内瓦会谈后,避险需求弱化导致金价小幅调整,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央行作为保守的增持者,并不追求盈利,因此在高价位时增持幅度较低。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王青指出,中国目前黄金储备占比仅为7%,低于全球平均15%的水平。为了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未来央行需要持续增持黄金。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增持黄金能够增加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对于投资者而言,贵金属产业研究专家蒋舒建议,当前黄金价格已处高位,逢高追多并非明智策略。比较理想的策略是耐心等待价格回调后再介入,这样可以获得更丰厚的投资收益,并且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体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