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周强势上涨,创下6月以来最佳表现。尽管全球贸易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财报季整体基调好于预期,苹果等大型科技股冲高,以及投资者对潜在降息持乐观态度等因素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
未来一周,美国将公布重磅通胀报告等关键数据,可能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定价,不少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仍需防范短期波动性风险。
上周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6月下降0.7点至50.1点,远低于预期并逼近荣枯线。其中就业指数下降0.8%至46.4,进一步跌破荣枯线,物价指数环比上升2.4%至69.9,为自2022年10月以来最高读数。不过,标普全球调查显示,7月美国服务业PMI终值上修至55.7点的七个月高点。
就业市场方面,初请失业金人数从21.9万增加到22.6万,续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上升3.8万达到197.1万。尽管裁员人数仍然很低,但失业者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找到新工作。在贸易战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下,企业不再快速招聘。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表示,劳动力市场走向两个方向:对有工作的人来说,换工作的工资溢价已经减小,这为留下来提供了强烈动力;但这减少了劳动力市场的波动,使失业者难以就业。如果裁员增加,两极分化的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迅速变化,带来经济不确定性。
疲软的经济数据支撑了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降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89.4%,高于一周前的80.3%。市场预计年底前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的概率超过50%。
摩根大通已将美联储首次降息的预测上调至9月,放弃了之前的12月时间表。该行预测,在9月之后美联储暂停宽松周期之前,利率将再下调三次。
施瓦茨表示,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正在上升。虽然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仍然很低,但持续的申请人数超过了去年,更多证据表明裁员人数很少,但招聘人数也很少。ISM非制造业调查中有一些价格压力迹象,但美联储希望在硬数据中看到这一点。
上周美股表现不俗,道指周涨1.3%,纳指周涨3.9%,刷新年内第18个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周涨2.4%,距离历史高位仅一步之遥。行业板块涨多跌少,信息科技、非必需消费品和通信服务板块领涨,能源板块因油价下跌表现最差。权重股再次成为市场驱动力,苹果周涨逾13%,特斯拉、谷歌、英伟达和亚马逊表现良好。
财报季的良好表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截至周五收盘,超过450家标普500指数公司公布了业绩,收益增长率为13.2%,远高于7月1日的5.8%。
资金流向显示,市场上涨掩盖了投资者的谨慎情绪。过去一周投资者从美国股票基金中净撤出137亿美元,同时买入788.5亿美元货币市场基金。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海菲尔表示,预计美国有效关税率将稳定在15%左右,足以抑制经济增长和提振通胀,但不足以破坏美国经济或股市反弹。短期内波动将继续,但投资者应坚持长期计划。
嘉信理财在市场展望中写道,强劲的盈利报告掩盖了疲软的非农就业报告。尤其是来自科技行业的盈利,几家人工智能和与人工智能相邻的科技公司取得了强劲业绩,表明人工智能长期增长的故事有更大空间。尽管最近征收的更高关税的全部范围尚未显现,经济影响仍然未知,但投资者似乎愿意等待证据出现在硬数据中。未来一周通胀报告和月度零售销售报告将出炉,因此市场波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通胀数据降温,或者零售销售报告证实消费者强劲,这可能会为推高股市提供更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