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价茶饮市场中,甜啦啦通过模仿蜜雪冰城,并采取“比蜜雪更下沉”的选址策略和“爆款平替”打法迅速崛起,门店数突破8000家。然而,其轻盈扩张的背后,加盟商却付出了沉重代价。
甜啦啦的品牌创始人王伟曾是蜜雪的早期加盟商,他创立甜啦啦后,采取了跟随策略,蜜雪冰城卖什么,他就卖类似产品。这种模式吸引了大量加盟商,尤其是那些被蜜雪冰城高门槛拒之门外的人。甜啦啦单店加盟投资仅需15-20万元,远低于蜜雪冰城的40-50万元,因此被称为“蜜雪冰城加盟商收容所”。
然而,现实并不如宣传般美好。加盟商普遍反映装修费用不透明,且总部强制要求使用特定材料,导致成本超出预期。一位加盟商抱怨,装修材料必须用总部的,价格高昂。此外,甜啦啦产品定价低,但材料进货价却不便宜,主打薄利多销,客流量很大才能保本赚一点。另一位加盟商表示,在海南开店时,营业额高的时候一天一千多,低的时候甚至只有一百多。总部频繁上新并强制要求进新品,还要求搞买一送一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加盟商的成本。
甜啦啦的商业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加盟商在微薄利润与高额成本间艰难求生,这套看似完美的商业闭环在实际运营中显露出脆弱性。
茶饮行业竞争激烈,品牌间的点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蜜雪冰城的布店已经几万家,优质点位基本被老加盟商占据,新加盟商只能选择相对冷门的位置。这种现象导致同一商圈内出现多家品牌门店贴身肉搏,来自蜜雪冰城的直接挤压让甜啦啦加盟商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一位河南店家称,蜜雪冰城在旁边开店后,她的净利润从两万降到一万,外卖大战更是让她疲于应对。
甜啦啦的加盟生意能否持续带来预期收益,将决定这个“蜜雪学徒”的未来命运。事实上,甜啦啦不仅模仿蜜雪,还借鉴了其他品牌的成功经验,但其低价策略的关键在于“比蜜雪更下沉”的选址策略,将房租压缩到极致。然而,这种策略也带来了产品创新的瓶颈,甜啦啦自创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仍显不足。联合创始人许周坦言,门店规模与品牌知名度不匹配,消费者感知弱。甜啦啦需要思考如何给消费者和加盟商带来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