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下午,15岁的谢某玲因涉嫌抢劫罪被长铁警方抓获。事情还要追溯到当年6月11日,谢某玲和4个女伴在涟源市城区闲逛时,碰到迎面走来的王某晴等3人。谢某玲等人认为王某晴瞥了她们几眼是在挑衅,于是心生愤怒。她们跟踪一段距离后,将王某晴等3人控制到某地下车库,对其进行殴打、恐吓,还抢走手机,把微信、支付宝上的钱财席卷一空。
8月3日,当民警在K582次列车的6号车厢1号座位上抓获谢某玲时,迷迷糊糊醒来的她起初一脸茫然。但在等待监护人的过程中,民警和她沟通时发现,对于抢劫的事实,谢某玲表现得很无畏,声称自己只是用手打了她们,拿了手机而已。
这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让一个15岁的女孩做出这样的行为,又在面对警察审讯时如此“淡定”?是法律意识的淡薄,还是成长环境的影响?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抢劫等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对于未成年人,司法机关通常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教育和矫正为主。
素材来源于网络
而从社会和家庭角度分析,或许是谢某玲在成长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观,才会将抢劫这样的严重犯罪行为不当回事。也有可能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境,导致心理出现偏差,从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只有让孩子们在充满爱和正能量的环境中成长,加强法律教育,才能让他们明辨是非,远离犯罪。同时,也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每个孩子都能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