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大米在日本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事务中备受关注。一方面,“米荒危机”导致米价上涨,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大米政策从维持价格的限产转向增产。另一方面,大米成为日美关税谈判的重要议题,日本将向美国进一步开放大米市场。在广岛举行的食味品鉴会上,中国五常大米凭借高品质超越了日本越光大米,摘得桂冠。分析认为,中国高端大米正在走向世界舞台。
日本越光大米曾被视为全球高品质稻米的标杆,但如今被中国大米超越。去年11月,在广岛举行的优质粳稻食味品鉴会上,中国的“金龙鱼6步鲜五常基地原香稻”荣获“最优秀奖”。评审方认为该品种米粒晶莹剔透、香气浓郁,黏度和柔软度适中。近年来,得益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中国大米连续在国际评选活动中拔得头筹。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表示,近年来中国稻米整体品质明显提升,包括外观、形态和口感。据《自然》杂志报道,2009年至2023年间,中国稻米的全国平均食味评分值从74.9分稳步提升至80.3分。
中国大米此次超越日本“国米”,靠的是技术创新。益海嘉里集团自主研发的“6步鲜米精控技术”涵盖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等环节,对鲜度严格把控。其中“鲜割”是在稻谷九成熟时进行收割,不仅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优良的鲜米产品,还能减少约5%的田间损失。益海嘉里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致力于产业链绿色循环,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随着地区冲突、极端气候和经济冲击加剧,全球面临粮食危机。联合国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和营养不良的儿童人数超过2.95亿人,比2023年增加近1400万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其中“米袋子”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深陷大米危机,米价波动明显。日本近日宣布大幅调整大米政策为增产,结束了长期以来控制耕地面积的政策。中国一直牢牢守护大米等粮食的安全,国内大米价格保持稳定。益海嘉里金龙鱼首创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起“国内主粮深度加工—降低油料作物进口”的粮食安全双保险,有助于应对粮油“卡脖子”问题。
日本大米市场壁垒森严,但面对“米荒”,日本政府宣布紧急从国外进口大米。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大米出口量约为每年6万吨,过去主要用于深加工产品。然而,中国东北等地正凭借地理优势打造高端大米,迈向“品质时代”。不少人感受到中国产大米越来越好吃了。此次以金龙鱼五常基地原香稻为代表的中国大米在日本主场战胜“日本米王”,表明中国大米正逐渐享誉全球。